兰新铁路西段路基冻害特征分析及整治技术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部经济建设发展中,高速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而西北部地区大多属于季节冻土区,土体经常发生冻胀,路基冻害问题严重,既有线路路基稳定性较差,达不到列车提速要求,严重阻碍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了保证季节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研究季节性冻土的冻胀问题以及路基冻害整治技术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结合兰新铁路西段路基改造工程,通过对实体试验段路基冻害的相关监测数据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路基温度场以及冻害整治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取路基严重冻害段布设监测点,通过路基内部土体温度和水分相关监测数据,分析在大气温度作用下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冻融循环过程中温度、水分变化规律以及土体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响应,研究了路基内部土体温度与水分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各深度路基土体温度变化走向与含水量变化趋势几乎保持一致,但受到土壤热容与水热容的影响,路基土体温度变化峰值总是滞后于含水率峰值。(2)依据兰新铁路西段气候特征和近3年路基冻结深度情况,探索路基土体冻结深度的发展规律,参考国内外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冻结深度计算理论,采用函数拟合法,得出冻结指数与冻结深度之间表现为乘幂函数关系,提出了兰新铁路西段冻结深度的估算方法,并发现冻结指数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3)基于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存有相变的非稳态路基温度场模型,将太阳辐射、路面有效辐射和气温及对流热交换等作为上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并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分析了外界气温变化和土壤冻融相变过程对土体热参数变化的影响,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温度场的分布规律。(4)通过在路基土体温度、水分以及变形等方面对试验段路基冻害整治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路基本体冻害整治宜采用布设横向渗沟和疏干排水孔的整治技术,其中采用逐孔开挖和隔一挖一设置横向渗沟的整治效果最佳,并发现隔一挖一设置渗沟深度为80cm和60cm的整治效果相差较小,应选用深度60cm的横向渗沟。路涵过渡段冻害整治宜采用设置横向渗沟+注浆补强的综合整治技术,其中隔一挖一+注浆补强的整治效果要优于隔三挖一+注浆补强。
其他文献
传统晶态材料构件或装备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可动部卡死、龟裂、特性改变甚至脆性断裂等现象。块体非晶合金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强度更高塑性更好的特殊性能,在极地科考以及航空航天等极端条件下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为了寻求在低温极端条件下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块体非晶合金材料,本文设计合金成分(Zr0.6336Cu0.1452Ni0.1012Al0.12)100-xTmx(x=0~5 at.%),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块体
磨损是机械损伤和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对磨损零部件进行修复,可有效延长磨损件的使用寿命。低压冷喷涂技术具有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工艺简易、低能耗等优点,在施工现场修复大型设备的磨损件具有极大的优势。镍基涂层因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泥浆泵关键部件表面。但纯镍涂层硬度低,难以满足泥浆泵服役的高载荷与腐蚀环境交互作用的严酷工况,通过结构设计将金属的高塑韧性与陶瓷颗粒的高硬度相结
P92钢是锅炉用钢当中一种新型的耐热钢种,具有强度高、抗高温腐蚀以及抗高温氧化良好等优点,对于P92钢常用的焊接方法是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但这种工艺方法的流程复杂以及成本较高,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得到良好性能的P92焊接接头,本文利用等离子焊工艺对6 mm厚的P92钢进行焊接,分析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熔池温度场的影响。对P92钢
吸气剂(Getter)对于清洁能源应用、气体纯化分离、固碳、真空领域、MEMS(微机电系统)、半导体工业、核反应堆尾气的回收和利用等领域至关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基UiO-66和Zr基合金被许多研究者应用于CH4、H2O和CO等气体吸附的研究,UiO-66作为去除H2O的吸附剂材料面临的吸水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而ZrMnFe合金吸气剂在去除CH4、CO、H2O等杂质气体时对于CH4气体吸附
铜/铝两种金属熔点差异大,传统连接技术连接时接头易出现氧化、大量脆性相产生、空洞等缺陷。本文利用搅拌摩擦连接技术实现工业纯铝/T2紫铜、工业纯铝/Zn箔/T2紫铜之间的连接,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型、接头界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加Zn箔连接后铜/铝接头界面组织生长行为。采用搅拌摩擦焊以搭接的方式实现铜/铝的连接,固定其它参数,仅焊接速度、搅拌头旋转速度或下压量改变,焊缝表面成型,焊缝横
金属零部件在高温、重载或强腐蚀等工况下长期服役容易自表面发生磨损、腐蚀、氧化等损伤,不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利用再制造技术实现零部件表面强化、修复,对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熔覆作为一种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在零件表面强化与修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熔覆质量、性能、精度,需要严格控制热量在基材与粉末间的分配形式,但目前的热量调控大多依据经验与工艺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是依靠焊接电弧把离散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与传统铸造、冲压等工艺相比,可以大大减小生产成本,较少材料浪费以及缩短研发周期。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弧增材制造生产效率,电弧增材制造生产过程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原有的焊接基础上,开发新的高效焊接工艺,从焊接方法本身提升熔覆效率。针对目前工业更高效率的需求,提出了在堆垛时采用两根焊丝作为填充物,并且在两根丝之间
海洋环境中服役的工程机械运动零部件,在海水作用下往往受到腐蚀与摩擦磨损的交互作用,导致材料过早失效,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危及安全。氮化物涂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刀具、模具等各个领域,也有望为海洋海工装备零部件提供优异的抗腐蚀磨损防护作用。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316不锈钢表面制备高通量CrAlN涂层、CrN/CrAlN多层涂层、不同调制比CrN/CrAlSiN多层涂层。采用扫
在各行各业中,安全管理都是重中之重,其工作成效直接决定企业或者项目的安全状况。建筑行业,尤其是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其中地铁车站施工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相比于其他建筑行业更易引发安全事故。根据统计分析2002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其中地铁车站施工安全事故比例约占整个地铁施工事故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在我国大力发展地铁工程建设的同时,如何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的主要精密部件之一。滚动轴承作为公差和尺寸非常精确的零件,其质量往往决定了旋转机构的操作性和设备的可靠性。由于轴承的特殊运行工况,如高速和循环载荷等,轴承滚道表面和滚动体上往往会产生局部缺陷。由缺陷引起的异常振动将影响轴承的运行,甚至造成旋转机械的损坏。因此,有必要建立局部缺陷轴承的动态模型,研究系统(外圈、球、内圈、保持架)对缺陷演变的动态响应,能够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供理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