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完成资本市场的建立而进行的特殊制度安排。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股权分置所带来的制度缺陷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严重障碍,从制度的层面进行改革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模型的角度考虑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建立关于改革的对价理论模型,从流通股股东的角度出发,针对理想条件下的公平条件和不理想条件下不公平条件,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探讨了股改各方的最优策略。分析各方为最大化自己收益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和最终对价的确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对价的因素,得出对价与股改前流通股股东的价格、历史成本成正比,与非流通股股东成反比,并在均匀分布假设下求出对价的解析解。本文首次从模型的角度说明了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的侵蚀,结论是流通股股东的谈判能力过强或过弱,其利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文章的最后给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的文献回顾。从股权分置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危害出发,分析股权分置产生的特殊性及不合理性,由此得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系统地回顾了解决股权分置的历史,总结了历次改革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给出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接下来的两部分是本文的理论部分,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理论,从理论的层面上阐述对价支付的合理性。并就对价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博弈论并运用其分析本文的股权分置改革。第五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在最大化局中人收益的条件下确定最终对价。第六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附录部分我们给出了本文主要结论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