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组成、性能与二甲胺歧化的关系

来源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制A、B两组硝酸盐混合溶液,采用两步滴定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元Cu基催化剂.通过AAS测得了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TPR、TPD、H<,2>脉冲吸附、N<,2>物理吸附法分别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H<,2>的活化吸脱附性能以及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比表面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自行搭建的固定床微反-气相色谱联用装置对催化剂进行了二甲胺歧化反应的评价(催化剂评价前H<,2>还原活化的程序升温条件同TPR),测定了平衡数据和不同催化剂对应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通过表观动力学推导得出了表观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添加不同助组分可使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和二甲胺催化歧化反应活性发生不同的变化.对含Ni催化剂来说,Ni的还原性能是影响二甲胺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保持制备液A中金属组成比不变,如B中只添加Ni,制得的催化剂中Ni的还原程度为30.24%;如B中再添加Ba-A1、Mg、Fe-Al或者Fe,制得的催化剂中Ni还原活性降低,还原程度除添加Ba-A1的为1.62%外,其它三个均几乎为0,对应的二甲胺歧化活性依次减弱;如除了Ni,再添加Ba或Mg-A1,则Ni的还原活性依次升高,还原程度分别增大到59.2%和92.22%,对应的歧化活性也依次增强;Cu-Ni-Zn-A1-Ba组成比完全相同的五元催化剂,Ba等量加入A、B中进行制备其Ni还原程度(1.90%)略大于Ba单独加入B中(1.62%)进行制备,对应的歧化活性也是略强.二甲胺歧化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催化剂活化吸脱附氢气能力的增强,催化剂的活性金属表面、表面金属分散度、比表面、比孔表面和比孔容积的增大以及催化剂活性相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大,但是有两种催化剂除外,其原因是催化剂的平均孔径对二甲胺歧化活性影响.反应速率常数与催化剂在TPD表征中脱附氢气量的函数关系类似于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活化能的关系.除了两种特殊的催化剂,二甲胺歧化反应速率常数与其它催化剂的比表面、比孔表面、比孔容积也不呈线形正比关系,是因为不同催化剂表面歧化反应的活性点分布不同以及催化剂孔道结构的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6-BA培养的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养分胁迫下6-BA维持水稻幼苗生长的分子机理。   (1)经双向电泳分
氢能作为新世纪一种清洁、高效的战略能源,有望代替传统化石燃料以缓解当今能源危机。氢能的理想转化装置—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了氢能的发展,其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处理后的重整气仍含有少量的CO会导致Pt电极中毒,因此CO的含量必须降到10 ppm以下。CO优先氧化被认为是消除CO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铜铈体系是CO-PROX领域中最具潜力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本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TGF-β(transforming growing factor-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细胞的自分泌因子,主要在动物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并对肌肉的生长发育起到负调
当前主要的化学防砂方法有人工井壁法、树脂胶结法、桥接法三种.通过合成、合成改性、共混复合等手段,研制出两种化学固砂胶结剂,一种是耐高温、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率损失小
pH在生物体内对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对环境、食品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对pH的精确检测也成为化学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内容。荧光分子探针由于其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无损性等优良特点而被广泛运用,四苯乙烯由于其良好的AIE性能而广被应用设计荧光材料。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四苯乙烯体系的新型pH型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以及性能研究。并且尝试将四苯乙烯与苯并冠醚同时引入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
热稳定性良好的铈锆固溶体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随着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其催化性能仍需提高。本论文主要研究溶剂热法制备疏松球状的掺铜铈锆固溶体、反滴加共沉淀法制备掺廉价金属的铈锆固溶体和浸渍法制备的负载氧化铜的铈锆固溶体,并从材料制备、组成成分、性能评价及催化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讨论。1.溶剂热法制备掺铜的疏松球状铈锆固溶体及其CO催化性能研究我们利用无模板的乙醇热法,一步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