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最直接的引导者,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民族院校辅导员面对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和多样,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民族院校发展中非常重要、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参阅文献及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当前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概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做了说明。第二章从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过程和辅导员配备的形式两方面介绍辅导员的理论内涵,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并归纳总结了当前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成因,显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确认了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第四章研究民族院校辅导员基本素质建设,探讨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及培养方法,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路,并将民族政策与民族宗教理论的培训纳入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的大胆设想。
其他文献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定紧密相关。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
改革开放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地区渐次兴起,在其艰难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推动乡村建设的又一支新生力量,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非政府组织有效地把人心日益离散的农民组织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得出开征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最好方式的结论。然后,又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税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资对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提供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