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将公众举报作为刑事立案的重要材料来源之一,意味着举报制度已归入刑事法制的范畴。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举报制度已成为我国纪检监察部门及公安司法机关依靠公众监督力量有效惩治各类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因为举报在打击各种职务犯罪中的突出作用,因此,客观上举报人已经成为我国反腐倡廉进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法治力量,几乎每一个大案要案的揭发,每一个腐败分子的曝光并落马,都离不开举报人的积极行动。然而,当前我国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悲剧却不断见诸报端,这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法治环境的宏伟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虽然全国许多媒体齐声弘扬举报勇士们敢于冒着被打击报复的危险仍然积极举报的勇气和维护廉政的信心,但是,我们仍不时听到一些令人扼腕的举报悲剧的发生。事实上,我们在期待社会各种力量从各个层面抨击权力腐败现象并声援举报勇士的同时,更希望我们的举报环境有根本性的改善。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法律的层面积极探究我国举报工作的制度性缺陷,试图通过完善我国的举报法律制度,为举报者提供一个宽松安全的举报路径和环境,提高举报者的积极性并维护其各项合法权益。因此,不断完善我国举报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立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检察机关都要面临的紧迫任务。笔者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检察举报制度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规范的立法体系,因此其运行往往存在举报规则的非系统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项制度难以获得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合力配合和支持。同时,从现有举报制度的探索研究成果中,笔者也发现,由于举报工作涉及党的纪律检查部门、政府的监察部门和刑事检察机关等多个职能部门,其活动依据、行为模式、措施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研究多集中在某一个方面,如果要系统完整地研究举报制度的设计规划及其可行性,则论文的规模将是一种浩大的学术工程。综上,笔者选择我国检察系统举报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作为本论文的选题。同时笔者认为,检察举报工作作为我国举报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且没有现成的、系统的、完备的经验供我们参照执行,也没有成形的制度供我们沿用。尽管也存在一些关于检察举报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而协调的规则体系,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分析当前检察举报制度的局限性,不断总结举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完善我国现行检察举报制度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通过检察举报理论对举报工作的指导,提出一些完善我国检察举报制度的建议。本文第一章对我国检察举报制度进行综述,指出了检察举报的重要作用及运行现状,强调了人民群众是举报工作的坚强后盾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举报制度的保障。第二章指出了当前我国举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进行归因分析。第三章对美国、香港和日本的举报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论文最后一章从如何营造友好的举报氛围、如何完善检察工作机制、如何完善对举报人的保障机制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检察举报制度的若干对策。笔者最后认为,当前我国举报制度在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靠一两个红头文件或是对原有制度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修补所能解决,若要真正解决好举报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和颁布我国统一的举报法律制度势在必行,事实上,社会各界对制定《举报法》的呼声已经日趋强烈。基于此,笔者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制定《举报法》的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