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文研究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TS的表达及NTS与胆管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NTS对胆管细胞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5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胆管组织NTS的表达情况,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比(PPC)表示。运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胆管组织NTS m RN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TS的表达及NTS与胆管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NTS对胆管细胞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5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胆管组织NTS的表达情况,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比(PPC)表示。运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胆管组织NTS m RNA表达水平和NTS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胆管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ROC曲线(ROC)分析NTS对胆管细胞癌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1 NTS的表达位置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呈棕褐色颗粒,细胞核未见表达。46%的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46%的癌组织呈中等强度表达,8%的癌组织弱阳性表达;但近约3/4癌旁组织呈弱阳性表达。1.2 NTS表达水平与不同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2.RT-PCR检测结果显示: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NTS m RNA相对表达值(0.859±0.15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NTS m RNA相对表达值(0.506±0.131),χ~2=11.832,P<0.001。3.通过WB检测显示:胆管细胞癌癌组织中NTS蛋白相对表达值(0.289±0.0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NTS蛋白对表达值(0.133±0.038),χ~2=10.859,P<0.001。4.Log-rank检验结果:NTS表达水平、不同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状况是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S为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ROC曲线分析结果,NTS判断预后的界值为41.8%,其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88。结论:1.与癌旁组织相比,胆管细胞癌组织中NT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NTS可能在胆管细胞癌组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NTS与某些影响胆管细胞癌预后(肿瘤数目和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提示NTS参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3.NTS高水平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NTS可能作为胆管细胞癌判断预后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钆贝葡胺增强磁共振肝胆期低信号对肝细胞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46例高危患者的263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126个,非肝细胞癌137个,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平扫、钆贝葡胺三期增强及肝胆期扫描。根据影像学特征,采用以下四个标准分别对小肝细胞癌(≤3cm)和大肝细胞癌(>3cm)进行诊断:1、非环形动脉期高度强化+门静脉期低信号;2、非环形动脉期高度强化+门静脉期和
【背景】目前,影像学技术能否准确预测垂体腺瘤质地在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T2加权序列上垂体腺瘤与小脑脚的信号比值预测垂体瘤质地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191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术中情况将每个病灶质地分为柔软、中等、坚硬。另外,根据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磁共振T2序列计算垂体瘤与小脑脚的信号比值。
目的:研究血尿素氮与血清白蛋白比值(Blood Nitrogen to Serum Albumin Ratio,BUN/AL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以及对CAP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2
目的拟通过检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不耐受食物,探讨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与ASD儿童行为相关性,并通过回避不耐受食物干预,研究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探讨FI对ASD儿童行为影响的可能机制,以
目的:放射性肺纤维化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原因是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凋亡抵抗、持续存在,但MFB发生凋亡抵抗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调节、维持细胞功能状态的重要微环境,本研究应用去细胞技术获得肺组织基质,观察放射性肺纤维化中基质重构与MFB凋亡抵抗的相关性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目的:研究黄癸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小鼠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及其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体外细胞试验: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趋化能力;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eal time
目的:目前治疗牙列缺损和缺失的首选方案是进行种植牙手术,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能有效提高种植体与周围骨之间的骨结合。种植体表面可以通过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的反应,进而影响骨的重塑,因此种植体植入后能否成功主要由种植体的表面性质来决定。非自体骨移植具有有限的骨诱导潜能,因此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成骨因子修饰种植体引起人们研究兴趣。合成一种生物涂层复合体对种植体进行生物改性,并探究该复合体的稳定性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技术量化评价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择病例60例,根据研究对象就诊先后顺序对应的随机数字表将其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试验组)和基础训练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Lyshlom
背景/目的:胃印戒细胞癌(GSRC)作为胃腺癌的一种病理亚型,长期以来都被认为其预后较其他腺癌差,应该被独立对待。然而,随着人们对胃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胃腺癌中印戒细胞癌与胃非印戒细胞癌(NGSRC)的预后,并结合相关的临床因素,为患者建立临床预后模型,同时为医务人员及胃腺癌患者术后肿瘤特异生存率的预测提供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方法:我们下载
目的探讨II、III期腹膜反折线以上直肠癌病人术前放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材料和方法2013.1.9-2014.12.31于我科初治51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病人中筛选出符合下述条件者进行分析:(1)初治前MRI检查示肿瘤下距肛缘至少7cm(腹膜反折线以上),若无盆腔MRI影像学上肿瘤位置信息,以直肠彩超为准,二者均无,则以肠镜所示肿瘤下缘病灶为依据;(2)临床诊断为T3/4和(或)N+(AJCC 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