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千村一面”这个问题,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传统村落的解体乃至消亡的现象,本文对村落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我国乡村建设现状加以分析和梳理,分析探当代村落建设中村庄特色消失的原因。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梳理国内外对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确定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村落等相关概念及其村落空间的复杂性,其次论述了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两大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地质材料等,它是构成特色村落形态的基本要素;人文环境要素包括道德观念和宗法伦理、血缘关系、宗教信仰、风水观念及交往习俗,它是构成特色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要素。最后对村落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布局模式及其空间特征。 第三部分首先选取济南周边20个自然村落,着眼于建筑单体平面外轮廓为基本单位所构成的村落总平面图。基于二维空间模式——图底关系的空间视角,将村落的整体形态解析为线(边界)、面(二维空间)、群(建筑)三个主要方面,对应边界形态、空间结构等方面;通过借鉴分形几何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理想化下的科学量化的研究。通过这些定量化的研究能够对当代村落特色的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