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英国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Maugham1874—1965)的影响,本文在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比较后,分四个方面阐释了二人创作中的异同,并对这种影响的缘由、表现及意义进行探讨研究。 首先,张爱玲和毛姆相似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促使他们形成了十分相近的创作思想,即都以敏锐的眼光凝视、剖析周围的世界,表现社会的混乱、颠倒、无序和人生的庸俗与无意义。其次,人性趋恶是他们小说共同的主提指向,这主要包括自私、虚伪、拜金主义和原欲的不可抗拒等四种形式。复次,两位作家都喜欢以讲故事的形式写小说,其叙事结构如出一辙;反高潮则是张爱玲对毛姆的借鉴,而她做得更为自觉。最后,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本性中美丑并存而以丑居多,在塑造人物时,他们不仅从心理活动直接刻画其人格特征,而且把眼光投注于表现人物的丑怪形体,使人物呈现从内到外的矛盾与和谐。毛姆的语言客观、朴素,读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故事情节,张爱玲则善用意象,华美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由以上论述即可看出毛姆的影响对“张爱玲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两位作家创作中极相似的缺憾与不足似乎也是这种影响的一个明证,他们都找不到摆脱“人生苦难”的方法,毛姆陷入不可知论,张爱玲则把一切归之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