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20只,模型组20只,促肝细胞生长素组20只,解毒化瘀颗粒小剂量组20只,解毒化瘀颗粒中剂量组20只,解毒化瘀颗粒大剂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D-GalN800mg/kg和LPS0.1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构建急性大鼠肝衰竭模型。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给药,2次/d,间隔12h,共给药5天。PHGF阳性对照组,按药物浓度给予11μL/kg灌胃;解毒化瘀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用蒸馏水配制的配方颗粒剂0.033g/ml、0.11g/ml、0.22g/ml(即9.1g生药/kg、28.76g生药/kg、57.55g生药/kg)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代替,灌胃量4ml/100g体重/天。各组大鼠于造模后36h,采用1%的戊巴比妥钠1~2ml腹腔注射,麻醉后取腹中线迅速剪开腹腔,用10ml注射器无菌采取腹主动脉血8ml,常规分离血清,-20℃冻存备测,用于肝功能及细胞因子的检测;各组随机取大鼠10只,迅速剪取肝左叶放入10%中性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
结果:通过实验表明,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肝衰竭大鼠死亡率,且各剂量组之间的存活率比较呈现出量效正相关;解毒化瘀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减低肝衰竭大鼠血清ALT、AST、TBiL、TNF-α水平,与PHG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组织病理学方面,解毒化瘀颗粒能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与PHG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病死率及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水平,对TNF-α生成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抑制TNF-α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能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改善肝组织病理学。表明解毒化瘀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所致的大鼠急性肝衰竭有防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农村教学中更为突出。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不懂不会逐渐演变为厌倦不学,每次考试只能是个位数,造成一个班级数学程度良莠不齐,形成了特有的数学差生族,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面对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减少学困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实现差生转化,从教师方面讲,我们不能消极观望,而应该
【摘要】:备课是教育之始,备课的观念及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学的前提。要想上好课,就得备好课,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怎样才能备好课,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虽然着重或重点要求追求教学质量,反对做秀似的表演。但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自身语文素养的展示来表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
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学习基础差,学校积极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意识淡漠,疏于管教或疲于管教,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缺乏,大多数学生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放任自流、不听约束、自卑自傲的现象,因此,中职学生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当好中职生的班主任已经成为每个老师、每个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现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创造和谐向上的班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呢?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1、把兴趣带进课堂。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在每一篇新课讲授前,我都会精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索肩周炎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臭氧水观察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例。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互动组合, “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提供的相应学习指导, “学”是学习者个体内部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两类活动处于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时间维度,既有交互又有分离。那么,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组织“教”和“学”,将课堂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发现问题 常常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说课堂时间不够用,每堂课的教学留“尾巴”。而现阶段“有效课堂”的课改专题正如
【内容提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先争优,概括地说就是“争当先进、争创优秀”。只有全党同志努力争当先进、争创优秀,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真正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开展创新争优活动,要正确理解该活动的意义,让创先争优成为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追求,活动中要重实践,杜绝形式主义,让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面对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先试后导这一形式恰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后导”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强化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爱语文、爱写作,语出成文,文成佳作,是我们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体现,现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尝试予以交流,以期指教。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表达训练,轻思维训练,割裂作文训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人文分离,学生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言以文,影响学生智能的完善和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