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有效传承是各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基础,因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和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之间的积极融合等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为整理、保存、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本文将全纳教育理念的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融入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中,力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来剖析我国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弊端,寻找整体优化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本文首先对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双向关系。其次对民族地区三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结果进行汇总,较全面地分析了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及面临的特殊需求,追根寻源探索我国当前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构建“适应多民族文化需求的物质文化设施,‘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体系,体现‘文化关怀’的精神文化”的全纳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并从加强师资培训与加大经费投入、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全纳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整民族高等教育专业与层次结构、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民族教育法律法规等6个方面整体优化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民族团结安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有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