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是否可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道德教育也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关注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但是,重视道德教育并不表明此领域不存在问题。目前,困扰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德育的实效性低下。在日益关注德育实效性的今天,对德育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故事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德育方法,在现实的德育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运用故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本文阐述了故事法在小学阶段的价值和优势,故事法的应用原则以及运用故事法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有一些启发和借鉴。本文从儿童叙事心理理论和生活德育论的角度,分析了故事法的理论依据和特征,解读了故事法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并探讨了故事法的德育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在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之后,文章介绍了故事法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探寻在当前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故事法本身所应有的作用,并结合小学语文中的故事教学,尝试阐述实施故事法的有效措施等,进而通过故事教学,达到促进儿童道德健康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