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资料,研究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宏观证型与西医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心脏彩超来检查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客观地评价中医证型各组的心功能,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医辩证分型与Ea/Aa值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干预该病进展并提示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糖尿病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共10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结合临床分2组:心气阴虚、郁瘀阻脉组和心脾不足、痰气阻脉组,每组50例。检测实验室指标: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血脂测定采用酶法;C反应蛋白(CR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采用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同时计算Ea/Aa。观察结果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入选的糖尿病冠心病两中医辩证分型组间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心脾不足、痰气阻脉组和心气阴虚、郁瘀阻脉组之间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脾不足、痰气阻脉组病程较长,符合中医证候的演变进程。2.TC、TG、LDL、HDL水平比较心脾不足、痰气阻脉型患者中TC、TG、LDL水平显著增高(P<0.05);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3.CRP水平比较心脾不足、痰气阻脉证型组与心气阴虚、郁瘀阻脉证型相比,血清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4. Ea/Aa值比较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型组间Ea/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糖尿病冠心病心脾不足、痰气阻脉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于心气阴虚、郁瘀阻脉型(P<0.01)。6.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冠心病心脾不足、痰气阻脉型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P<0.05)。结论:1.病程与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证型有密切关系;心脾不足、痰气阻脉组病程明显长于心气阴虚、郁瘀阻脉组;符合糖尿病冠心病病程发展规律。2.脂代谢紊乱在心脾不足、痰气阻脉患者水平较高,提示将血糖控制在满意水平的同时,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方能最大限度的减缓糖尿病冠心病的病变过程,防止其病情的进展、恶化,改善患者的心血管预后。3.排除其它炎性因素的条件下,可将CRP作为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4. Ea/Aa对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用于评价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严重程度,观察糖尿病冠心病患者Ea/Aa值在中医证型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心脾不足、痰气阻脉组患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相对于心气阴虚、郁瘀阻脉组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