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及其控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易挥发有机物(VOCS)不仅是一次污染源而且还可能造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因此,控制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非常重要。在这一方面,周期性改变流向的非定态催化燃烧技术——流向变换催化燃烧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将催化燃烧和反应热回收过程高度集成,能够大大节约投资和操作费用。随着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过程实行先进控制和优化操作,推动这一技术工业化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是当前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作。事实上,工业废气中VOCS的组成、浓度甚至气量都有可能频繁波动,因此,在这些输入参数波动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调节换向周期、空气流量等控制变量,使反应器正常操作,即既不“飞温”,也不“熄火”,而且具有很高的VOCS转化率,是实行先进控制的最终目标。热波的形状与特征参数,如波峰温度、平均温度和移动速度,决定了给定催化反应系统的性能,也提供了大量关于反应、传热系统有用的信息,是保证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正常操作的重要指标,必须及时而准确地预测并有效地控制。本文针对一个小型中试装置设计并建立了VOCS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监控系统,对原有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人工数据采集和控制<WP=4>方式进行了改造;用改进的RBF神经网络(RBFNN)建立了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拟定态温度分布模型,从过程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增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集正交性和完备性的方法;运用基于改进的RBFNN与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RLS)相结合的动态系统在线辨识方法,建立了反应器床层瞬态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通过开展一系列控制实验,设计、建立了床层温度闭环控制系统,采用换向周期控制反应段平均温度和峰值温度;以旁路空气流量作为控制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RBFNN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策略,并采用RLS在线校正模型参数,实现床层温度的自适应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监控系统由工控机、相关的板卡和MCGS组态软件编制的软件构成。实际运行表明,该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能好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2]神经网络模型泛化性能较差,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选择的训练数据集的限制。从基于过程机理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出发,结合中试装置的实时操作数据,建立拟定态床层温度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深层知识库,并采用改进的RBF神经网络,能够增强神经网络模型的“外推能力”和“可信度”。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简单,能满足控制要求。[3]用动态RBF神经网络建立的反应器床层瞬态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实时预测和控制,并在线校正模型参数。仿真结果与中试装置现场数据的对照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精度高,能满足实时控制<WP=5>的要求。[4]换向周期是保持正常操作的重要调控手段,是一个既能有效控制反应段温度水平,因而能在相当宽的变化范围内调节反应总量,又很容易改变的控制参数。[5]基于改进的RBFNN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建立流向变换反应器的动态模型和逆模型,非线性内模控制器由逆模型和带有一个调节参数的鲁棒滤波器组成,并采用递推最小二乘(RLS)在线校正模型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总之,本项目从应用基础层面上对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人为非定态反应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反应温度的高级控制技术、实现这一先进技术的国产化奠定了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为加强大型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需要及时控制原材料的库存和出入库,解决料堆堆场中物料堆存放与盘存过程中的有效计量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有几种计算机辅助视觉三维测量方法
信息化时代,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获取信息的一种基础而有效的方式就是语音通信,而语音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是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即如何用更低
本文在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和发展应用的研究基础上,旨在自主研制和开发一个小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整个系统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通过UML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电机是目前各行各业应用最广泛的发电设备和动力驱动装置。从电能的生产来看,当前应用的电能90%全部由同步发电机发出;从电能的消耗来看,世界电能的70%以上是由各种电动机消耗或者转化为机械能,鼠笼电机占比最大。当前绝大多数设备的运转和工作都是由各种电动机驱动完成,电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电机的长期运行,一些结构、部件会逐渐劣化,从而由轻微的故障演变为严重故障,甚至引发严重的
该文在回顾分布式应用系统发展过程后,分析了传统两层和多层C/S结构的特点,指出其在分布式应用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Agent技术和基于Agent的多层结构,并建立了Agent
模糊神经非模型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个前沿领域。本文对模糊神经非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切削系统、pH中和过程等复杂、具有不确定性的工业对象和过程,提
BOT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因为该模式能解决政府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能提高管理效率,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而
该文深入的研究了蚁群算法,将蚁群算法用来解决固定货架堆垛机拣货过程中的TSP问题,大大缩短了堆垛机的拣选路径;并且针对蚁群算法运行速度比较慢的问题,对现有的蚁群算法做
最近,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新的人机接口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用于人与仿人型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该文首先对基于视
该论文在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论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半导体制造业ERP系统中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首先讨论了MRP,MRPⅡ和ERP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企业资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