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移动通信网络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服务和触手可及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然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数据深度绑定,各类隐私信息逐渐变得透明。为了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移动通信网络构建起了基于双向鉴权认证、分层安全模式以及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安全体系。虽然这些措施为通信双方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但是这套体系背后仍暗藏着各种与用户隐私相关的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移动通信网络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服务和触手可及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然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数据深度绑定,各类隐私信息逐渐变得透明。为了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移动通信网络构建起了基于双向鉴权认证、分层安全模式以及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安全体系。虽然这些措施为通信双方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但是这套体系背后仍暗藏着各种与用户隐私相关的安全隐患。本文对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网络部分协议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安全分析,验证发现的安全漏洞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实际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对4G网络中初始附着过程、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过程、小区重选过程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定向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剖析每条信令的参数内容以及受保护情况,揭露了上述过程中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漏洞。利用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 Defined Radio,SDR),在真实的4G网络中部署了一套用于漏洞验证的仿真实验平台,并实现了对多系统多模式网络的适配。2.结合发现的安全漏洞,设计了两套用户隐私信息捕获方案。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以不知道目标用户任何信息和不操纵目标终端为前提,成功对一台商用终端的手机号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以及终端能力等多项隐私信息实施了捕获,完成了对其初始附着过程的中间人攻击,并证实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运营商网络的安全策略存在显著差异。3.针对伪基站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性防御方案,通过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和SIB2消息的非关键扩展字段中附加身份认证参数,构建了一套由非对称密钥、数字证书、数字签名以及重放保护机制组成的基站认证方案。通过在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可行性测试,实现了终端对基站合法性的主动判断,提升了移动通信网络对伪基站的安全防护能力。
其他文献
国家级开发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2006至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国家级开发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提升了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重,对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有显著提升,但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却被降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有益于第一、二产
水泥沥青砂浆(简称CA砂浆)层位于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及支承层(底座板)之间,是提供缓冲、调整及支承作用的重要结构层。CA砂浆层脱空是板式无砟轨道的常见病害之一,影响了轨道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由于该病害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快速、准确的识别该病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已有的脱空检测方法如探地雷达法、红外热像法、超声回弹法等,多存在设备昂贵、实施困难的局限性。音频检测则以其非接触性、易操作、成本低
将5G技术运用于未来网络为各种垂直行业提供服务将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大势所趋,网络切片技术作为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5G领域的研究热点。它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 Network,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NFV)技术对公共物理网络设备进行网络隔离,将物理网络资源抽象化为虚拟链路和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
<正>要说近几年持续火爆的养殖品种,牛蛙必占有一席之地。牛蛙繁殖快、产量高,若管理得当,养殖效益非常可观,也因此吸引无数养殖从业者竞折腰!目前,全国牛蛙年产量约60万t,牛蛙全产业链产值600亿~800亿元,是继小龙虾之后下一个千亿元产值的国民网红水产品。牛蛙产业不断壮大,同时也推动着牛蛙生产与消费在全国遍地开花。
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产生集聚效应,对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安徽省5个城市2012~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开发区的外来投资、数量和其带来的技术进步都有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分析经济开发区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进而为“十四五”期间安徽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终端对数据传输要求的提高导致频谱资源匮乏。新一代无线网络对信道容量、传输速率和能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能够以有限的资源支持超载传输,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并改善通信网络的系统容量,然而NOMA技术会增强用户间的干扰。若用户间的资源分配不当,系统的实际性能会大幅降低。此外,现有的资源
人体步态作为一种生物特征,可由行走过程中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信息综合表征。与其它生物特征不同,人体步态可应用于非侵犯性远距离身份认证和疾病早期检测。考虑到因遮挡、衣着、行走速度和捕捉角度等外界因素变化而导致步态识别难度的提升,本学位论文使用多支路卷积神经网络对基于视频的人体步态识别任务展开了研究。1.针对时空步态信息难捕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步态轮廓流和步态特征差分流的双流网络模型。首先,步态特征差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流量急剧增长给传统蜂窝网络带来极大的挑战。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技术被认为是降低基站负载,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相较于授权频段,免授权频段拥有相对宽裕的可用带宽。在免授权频段应用D2D通信技术(D2D in the unlicensed band,D2D-U)可以有效地缓解授权频段资源短缺并提高网络容量。然而,免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人工电磁材料,能够有效地控制电磁散射,在电磁隐身、卫星通信以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无线频谱资源的不断扩张,频率选择表面的小型化、多频段以及可重构等性能在工程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针对这些重要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新型超小型化2.5-D FSS、基于互补结构的双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车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以提高驾驶安全性、旅行舒适性和娱乐性为目的的车载应用应运而生,使得车联网中内容需求爆炸式增长,给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边缘缓存技术得到广泛关注。边缘缓存技术是将部分流行内容资源缓存在网络边缘节点上(例如宏基站和路侧单元)以提供内容下载服务,大大减少了回程流量,有效缓解了核心网络的压力。然而,由于模型训练参数不能及时上传、边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