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孕妇妊娠早期血脂水平情况,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之间的妊娠早期血脂水平,探讨妊娠早期的血脂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妊娠早期的血脂检测指标是否能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指标及预测能力。为临床工作中孕妇妊娠早期的血脂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于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产科建档、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776人的孕期临床资料,根据研究需要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研究最终纳入254例孕妇,这些孕妇均于妊娠11-13+6周在我院行空腹血脂检测,于妊娠24-28周于我院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行血糖检测以确定是否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根据是否患妊娠期糖尿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病例组(10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152例)。收集并分析这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民族(汉族、土家族以及苗族)、文化程度、居住地(城镇和农村)、孕前体质指数、是否有剖宫产史、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妊娠早期的血脂水平(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妊娠早期血脂与妊娠期糖尿病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孕早期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1)研究最终共纳入254名孕妇,对照组152名孕妇,病例组102名孕妇。(2)两组孕妇的一般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孕妇的民族、文化程度、孕前BMI、孕次、产次、是否有剖宫产史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居住地、有无家族糖尿病史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04,0.034)。(3)两组孕妇早孕血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甘油三酯的平均值为1.660(1.310,2.033)mmol/L,对照组为1.360(1.093,1.863)mmol/L,其Z值为8.209,P值为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总胆固醇的平均值为5.203±0.806 mmol/L,对照组为4.712±0.769 mmol/L,其t值为4.893,P值为<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值为1.587±0.382 mmol/L,对照组为1.803±0.373mmol/L,其t值为-4.77,P值为<0.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值为2.708±0.572 mmol/L,对照组为2.428±0.567 mmol/L,其t值为3.844,P值为<0.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在调整年龄,居住地和糖尿病家族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1)甘油三酯浓度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暂时不能说明甘油三酯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8,95%CI:0.855-1.624);(2)总胆固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总胆固醇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总胆固醇浓度的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升高(OR=2.177,95%CI:1.498-3.164);(3)高密度脂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密度脂蛋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随着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OR=0.190,95%CI:0.089-0.406);(4)低密度脂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密度脂蛋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OR=2.305,95%CI:1.417-3.748)。绘制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644,0.656,0.809。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联合预测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妊娠早期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加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而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可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妊娠早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联合预测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在孕妇的早期妊娠管理中应注重血脂水平的检测,血脂水平异常的孕妇应在妊娠早期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