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xin-A/OX1R系统通过调控ERK1/2信号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一直高居不下,目前仍处上升趋势。众所周知,缺血性脑卒中除溶栓外无特异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而溶栓后会进一步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其机制非常复杂。研究发现在 CIRI过程中存在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另报道Orexin-A是主要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神经肽,通过其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抑制脑梗死体积,对CIR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然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课题将探讨Orexin-A如何通过影响ERK1/2信号通路对CIRI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探索延缓或阻止CIRI神经损伤提供有效策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以期减弱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从而改善行为和认知功能。研究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以及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制备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建模后Orexin-A单独干预组(OXA)、建模后Orexin-A和SB334867共同干预组(SB+OXA)以及建模后PD98059单独干预组(PD)。SH-SY5Y细胞体外实验分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OGD/R)及建模后Orexin-A干预组(OXA)、Orexin-A 和 SB334867 共同干预组(SB+OXA)和 U0126 干预组(U0126)。大鼠造模前需禁食12小时,造模并干预完成后取皮层组织进行检测。首先对建模后p-ERK1/2的表达差异进行检测,以验证CIRI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实伴有ERK1/2的激活;利用Orexin-A对于模型组进行干预,验证其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p-ERK1/2的表达影响;利用SB334867先于Orexin-A对模型组进行干预,检验Orexin-A的保护作用是否减弱或者消失,以验证Orexin-A通过OX1R发挥作用;选择p-ERK1/2的抑制剂对于模型组进行单独干预,检测p-ERK1/2的表达受到抑制对于CIRI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蛋白质印迹等技术检测各处理组p-ERK1/2和OX1R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TTC染色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差异;Tunel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贴条实验和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各处理组大鼠运动和感觉的差异。研究结果1.大鼠MCAO再灌注损伤和氧糖剥夺后复氧处理后均可诱导p-ERK1/2的高表达(p<0.01,p<0.05),表明 ERK1/2 的激活参与了 CIRI。2.Orexin-A干预可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p<0.05),表明Orexin-A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Orexin-A可以降低p-ERK1/2的高表达(p<0.01,p<0.05)。3.基于OX1R在大鼠MCAO再灌注损伤和氧糖剥夺后复氧处理后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选择OX1R拮抗剂SB334867进行干预,与Orexin-A单独干预组相比,SB334867共同干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大(p<0.01,p<0.05),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p-ERK1/2的表达增高(p<0.01,p<0.05),结果表明SB334867阻断或者部分阻断了 Orexin-A的神经保护作用。4.ERK1/2的抑制剂PD98059和U0126对体内外模型组进行干预,与模型组相比,干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小(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果表明ERK1/2活性的降低具有保护作用。研究结论CIRI可以激活ERK1/2通路,Orexin-A通过与OX1R的结合,降低ERK1/2磷酸化,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ERK1/2抑制剂阻断ERK1/2通路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本研究有助于探讨Orexin-A/OX1R系统对脑卒中的调控作用和干预机制,为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为探寻新的药物靶点和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从单一的通话需求发展为多元化、多种类的业务需求,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互有优劣,无法相互替代,因此目前的无线网络环境为多种网络接入技术、多种无线网络共存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合理的设计无线网络选择算法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成为了异构无线网络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个新的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基于
生物被膜是细菌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形成的黏附性聚集体,可保护细菌免受环境压力而持续存在。生物被膜的形成对兽医学、人类医学都至关重要,且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通过蚊媒传播的黄病毒,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小头畸形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异常相关。尽管对ZIKV感染人类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决定ZI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所收集的IV型g-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术前外周血NLR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
细胞因子是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对动物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IFN-γ和IL-10作为较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IFN-γ能直接调动体内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正常妊娠与稽留流产患者血清脂联素、HCG、孕酮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从而探讨血清脂联素、HCG、孕酮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本论文针对纳米复合防腐剂的抗流失性、橡胶木的耐腐性和尺寸稳定性进行改性研究,分别探索了纳米复合防腐剂与酚醛树脂、丙二醇、丙烯酸树脂、胶乳和单宁-硼酸的协同作用,并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内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以同颌对侧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埋伏阻生牙牙根、牙槽骨及牙髓的变化,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通信业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无线接入技术相继出现并得到应用。多种无线网络互补共存,形成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新局面。认知无线电技术对多个空中接口和协议的支持性为多模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之间进行垂直切换提供了技术支持。由于不同类型的网络采用的技术和对业务的支持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且不同的业务对网络的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接入网络的性能和状态,为终端选择合适的接
我国是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磁性材料的生产企业众多,但是对于磁材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精准率与效率的要求。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逐渐成熟,其高效率高精度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