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西安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西安市小城镇及群众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确定以小城镇体育发展为重点,带动农村体育,连接城市体育,推动西安市群众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建立和完善西安市小城镇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并针对西安市小城镇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进一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丰富西安市小城镇体育文化内容,并为今后西安市及陕西省其它市(县)小城镇体育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调查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西安市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特征: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较深刻,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不强;对相关体育锻炼知识、方法的拥有量和掌握程度不够;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平时的空闲时间和每天早晨和晚上;体育锻炼的场所以非正规场地为主;体育活动内容较丰富;体育锻炼形式以非组织形式为主;总体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较高,但符合我国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相对较少。西安市小城镇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群众体育法规制度不健全,现有法规政策缺乏执行力度;体育经费缺乏,社会融资渠道不畅;体育场地设施偏少,现有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低;组织管理不健全,社会体育组织及基层体育组织缺乏引导和支持;缺乏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群众体育管理力量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及质量有待提高,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低,特别是对健身锻炼方法的指导存在较多问题;缺乏对群众体育相关法规政策及体育锻炼知识方法的宣传。西安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具体对策:统筹规划,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双管齐下,提高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多渠道融资,建立小城镇体育发展专项基金;建设居民身边场地,扩大现有场地设施社会开放程度;建立区县、镇、行政村三级体育管理机制,重点加强镇级管理;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建立健全体育组织体系;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加强沟通与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