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为对照,从遗传学和生物学方面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进行了比较我对和单对杂交试验;保姆细胞形成时间;成虫肠期持续时间;成虫在肠道中的分布;对大、小鼠和猪的感染性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多对和单对杂交试验中,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均与犬旋毛虫与T.nativa不杂交,存在生殖隔离.2.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在小鼠膈肌中出现保姆细胞(Nurse cell,NC)的时间比较早.3.4个旋氇事离种均在感染后的6-8天成虫回收率最高;猪旋毛虫和T.spiralis成虫肠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2天和20天,犬旋毛虫和T.nativa分别为16天和14天.4.4个旋毛虫隔离种成虫在小鼠小肠中的分布主要位于小肠的前、中段,但犬旋毛虫、T.nativ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猪旋毛虫、T.spiralis,差异极显著(P<0.01).5.4个旋毛虫隔离种均对大鼠在易感,但相对犬旋毛虫和T.nativa而言,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大鼠的感染性较高(P<0.01).6.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