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短暂性、发作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60%以上癫痫在儿童期起病,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癫痫儿童常合并睡眠问题。但既往研究多着重讨论癫痫与睡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癫痫患者不同层面的睡眠问题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或可能症状性学龄期癫痫儿童的睡眠问题及其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研究,选取了于2014年11月~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54例原发性和可能症状性学龄期癫痫儿童(7~12周岁)为癫痫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均与癫痫组严格匹配的该院职工亲属或朋友的健康子女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比较两组间CSHQ总分及其各层面得分的差异,并应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探讨各个临床特点对学龄期癫痫儿童睡眠的影响。结果1.癫痫组在CSHQ总分及六个层面(包括睡眠抵触层面、入睡潜伏期层面、睡眠焦虑层面、夜醒层面、异态睡眠层面和白天嗜睡层面)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癫痫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CSHQ总分及四个层面(包括睡眠抵触层面、入睡潜伏期层面、睡眠持续时间层面和睡眠焦虑层面)的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在CSHQ总分及除睡眠呼吸障碍和白天嗜睡层面的其他层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频率CSHQ总分及除睡眠呼吸障碍层面的其他层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类型CSHQ总分及四个层面(包括睡眠抵触层面、睡眠持续时间层面、睡眠焦虑层面和白天嗜睡层面)的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时间段CSHQ总分及五个层面(包括睡眠抵触层面、入睡潜伏期层面、睡眠持续时间层面、睡眠焦虑层面和夜醒层面)的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多药治疗组CSHQ总分及四个层面(包括入睡潜伏期层面、夜醒层面、异态睡眠层面和白天嗜睡层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控制与否、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段、抗癫痫药物种类数是CSHQ总分或其某些层面分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原发性或可能症状性学龄期癫痫儿童比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睡眠问题;2.学龄期癫痫儿童睡眠问题的产生与性别、年龄、控制与否、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段、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等多种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