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古典主义特征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理念具有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段和形式,追求独特、新颖的特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虽然也处于这一时期,但他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与当代作曲家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本文是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古典主义倾向的研究。以《第二钢琴协奏曲》三个乐章的曲式结构、调性和声与典型的古典曲式分析比较作为切入点,深入地研究分析了乐曲的古典主义特征。 本文共分三章论述。第一章讲述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在各个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特点。其中包括了古典主义风格及历史背景,以及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特征等方面。第二章讲述典型的古典协奏曲与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这一章先分别介绍协奏曲的起源与发展和古典协奏曲曲式结构特点,然后简单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钢琴协奏曲。第三章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古典主义特征。本章是此篇论文的要点,按乐曲的三个乐章分成三个部分论述。每个乐章先介绍典型古典曲式的结构调性特点,然后从曲式结构、调性和声两方面对《第二钢琴协奏曲》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文章对拉赫玛尼诺夫的传统创作手法,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古典主义特征加以总结。
其他文献
论文将广义地域主义理论和居住区环境设计理论结合起来讨论我国居住区环境地域性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社会背景、经济技术背景以及文化背景,指出我国居住区环境的现状和
期刊
期刊
堂会演剧是中国戏曲历史上特有的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堂会演剧在中国戏曲演出史上长期与其他剧场、戏园等演出形式并存,是明清以来较为盛行的
本文就亚洲影视作品中的性爱作为分析的对象,透过影视作品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分析性爱在电影中风格、表现类型等方面的特点,探求性爱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及外延,将爱情、婚姻、爱
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当代中国电视电影的创作特性,即:媒介特性、艺术特性、接受特性和叙事中的审美特性。 电视电影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也有近十年的
陡剑岷先生是甘肃省著名的油画家兼美术教育家,西北师范大学资深老教授。他的鲜为人知的艺术生涯和有口皆碑的艺术成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从陡剑岷先生的艺术历程、艺
二胡演奏作为音乐表演的一类分支,其成功与否是与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息息相关的。每一位成功的演奏者都是有着相当优秀的二度创作能力的。而一直以来,二度创作都被作为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