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震勘探中,由于近地表层常常会有岩性、速度、高程及构造等因素的变化,从而造成地震波旅行时的延迟,导致反射波时距曲线发生畸变,因此极大影响地震剖面成像结果。静校正就是消除地表低速带复杂变化对地震资料产生影响的关键步骤。所以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静校正方法及其有效性,始终是地震勘探关键性工作。首先,论文较系统地回顾了静校正基本概念和方法原理。在静校正方法及其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针对浅层初至静校正方法及相应软件应用、以及西部地区活断层勘探应用中的主要技术缺陷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认识结论。论文通过构建浅层静校正处理分析地质模型、地震记录正演数值模拟计算、初至静校正处理测试实验分析研究方法,就静校正方法及软件运用技术要点、以及资料处理环节中可能存在某些缺陷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分析,其数值模拟测试分析资料成果,能够用于指导煤田及工程地震数据静校正处理解释工作。其次,论文对于静校正过程中地表一致性假设成立的条件进行分析,对不满足该假设的静校正问题给出相应的改善静校正效果的措施。尤其针对浅层速度横向变化对静校正的影响做了详细说明,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数值模拟实验分析研究,给出了清晰直观的资料成果和测试分析结论。最后,基于中、浅层地震静校正方法测试研究及处理应用问题的分析认识,针对青海德令哈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特点,分别进行了原始地震资料道编辑、静校正、衰减振幅补偿、预测反褶积、带通滤波、叠前FK、抽CMP道集、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偏移、时深转换等一系列处理,在处理流程及参数对比试验基础上,选用合理且有效的优化流程对德令哈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实施了精细处理,并取得了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