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易代后东亚地区的华夷之辨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本在明清易代这一重要的影响华夷秩序的历史事件为契机,观察在此事件之后,东亚地区的诸政权于华夷之辨的思潮反应;并以日本修撰的纪传体正史《大日本史》及其《诸蕃传》为例,通过广泛查阅中日相关一手文献资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明清易代后的日本是如何建构不同于往日以中国中原王朝为视角的华夷之辨秩序。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评述,史料的来源,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等。第一部分阐述历史上东亚地区的国际秩序向以华夷之辨等概念作为符号标志的基本事实,以及在“华夷变态”下华夷之辨是如何体现的;并且指明华夷之辨的理论阐述,多由东亚地区诸政权的纪传体正史史书所承载,而在“华夷变态”后此种表现愈为强烈。第二部分表述明清易代导致原有的华夷之辨秩序崩坏,其构建的基础,已经被清朝替代明朝这一史事所打败的大致境况。而周边部族地区于此事件的反应,以及由此重新构建出的,在新颖视角下的华夷之辨,以日本为典型,被记载在其纪传体正史《大日本史》中,而此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诸蕃传》这一类传。第三部分概述《大日本史》的基本信息,介绍该史籍宏观上的指导思想和编纂体例,以及微观上的写作手法。第四部分详述《诸蕃传》是如何从大致定位和具体史录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体现日本视角下华夷之辨的。结语总述日本在明清易代之后,编纂该书的行为目的,是反应了怎样的一种思潮理论,且是如何体现在《大日本史》及其《诸蕃传》中的。
其他文献
抗战前后,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在南洋进步青年中非常流行,鲁迅先生为该书写的序言中,引用苏联作家爱伦堡(Ilia Ehrenburg)的一句话:“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是资本主义也包括南洋在内的社会的深刻的概括。在那里繁华街道上遍布金馆银楼,百货公司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的舞厅和妓院……我们这批青年,过其门也是目不斜视,心不邪思,非但我们这些家境贫困者如
针对目前常用燃气管道防腐层剥除技术灵活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防腐层剥除技术和装置。采用无明火的热风作为加热源,在烘烤软化防腐层的同时用剥刀风嘴进行防腐层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专题搜索引擎以其可以准确且快速提交贴切用户专题信息需求的特殊性能而越来越受到广大Internet用户的欢迎.然而,维护和更新这些专题搜索引擎却要费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在《“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农业物联网技术和系统目前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的问题。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缓解农产品供需双方矛盾、恢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作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形式走入公众视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ESIX)是通过调节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EIXMs)的氧化/还原状态来控制溶液中离子的吸收/释放。虽然EIXMs已应用于分离废水中的离子,但是其选择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具有选择性新型的电活性材料是我们当前研究领域的重点。本论文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制备具有选择性的电活性材料和利用纳米材料的孔径效应来提高对目标离子的选择性。基于这两点,制备了具有选择性的杂化复合膜用于电控分离废
目的:在雌性哺乳动物中,胚胎时期产生的卵母细胞决定了其一生生殖能力的上限。不同于精母细胞,卵母细胞早在胚胎期便进入减数分裂,依次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最后被阻滞在双线期的核网期。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同源重组,不仅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其形成的染色体交叉还保证了青春期后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因此,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正常发展对于早期卵子发生必不可少。目前
介绍传统PE管封堵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探讨了PE管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的技术原理、设备和作业流程.
本文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针对Secrets of The Mind(第1章至24章)翻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解决方案。源文本属哲理性散文,具有抒情和论述两大功能,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心灵改组,如何改善大脑意识,以及如何传播快乐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幸福。源文本中频繁出现平行结构,整齐划一、结构紧凑,突出表达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和效果。因此,如何再现源文本中平行结构产生的表达效果是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