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校精神——学校功能偏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学校功能的角度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当下社会深刻转型时期有关学校制度调整的缓慢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造成现行学校出现某些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现行学校制度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创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保障学校功能正常发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重构学校精神的有效途径;重视学校功能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重视学校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是构建行之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前提。 本文认为,教育人、培养人并以此实现学校发展人与发展社会的目的是学校的基本功能,也是学校精神的基本体现。在现代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特征对现代学校“教人育人”的基本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涵界定,要求现代学校既要注重“国际人”的培养,更要注重“民族人”的培养,既要培养“信息人”,又要培养“学习人”,在现代学校中确立民主思想和人文精神,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和平与发展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从而使所培养的人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社会发展能力,而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热情、关爱,尊重人、理解人,并富于创造力和学习力。本文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具有“现代性”、“学校性”和“制度性”三大特征。“现代性”是指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现代社会的精神,必须是科学的、民主的、人文的、公正的,而且是普遍适用的。“学校性”是指现代学校制度应当追求并保障学校基本功能的正常发挥,应当体现学校的基本精神,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当以教育人、培养人为最高旨归,任何规则和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应当有利于人的培养与发展,有利于学校功能的发挥和实现。“制度性”是指现代学校制度要具有任何制度所必须具备的内在规定性,即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现代学校制度的这种界定,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设计和实践,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对现代学校良性发展的促动和推进,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功能的实现。 本文认为,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固然重要,但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良性运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建设意义。一项制度安排无论其理念多么先进、其设计多么合理,如果不能付诸实施或者实施后不能良好地运行,其功效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实施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大现代学校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力度,建设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实施和运行的有效环境,应当成为当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解题后反思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悟性,提高解题能力;解题后反思能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解题后反思能促使学生积累
期刊
全息项目因素分析方法是项目反应理论在因素分析中的一个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二级记分全息项目因素分析的数理基础及其在因素分析上相对于传统因素分析的优越性。本文通过
北京市滑雪市场在经历了近7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滑雪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滑雪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上问题,缺乏调查研究,综合
中图分类号:R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02-0007-04    【摘 要】 应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分别对40名网球二级运动员和4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肩关节内收、外展肌群进行等速测试,以探讨网球运动员肩关节内收、外展肌群的肌力特征。  【关键词】 网球运动员 肩关节 等速肌力  The Compare Rese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