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业逐渐向着合作化、集聚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转变,资源和人才在空间上不断聚集,各国的金融中心不断崛起,如纽约、东京、伦敦等,这些知名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以及国际著名的各类金融机构的入驻,为当地的金融发展带去了宝贵的经验,这极大地繁荣了当地的金融产业,促进了该地区甚至该国家金融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得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成为考量地方经济指标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对促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协同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些年,我国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品不断创新,从业人员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金融机构密集度不断提升。自2001年我国就发展上海为金融中心做出明确规划以来,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上海已经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除此之外,全国其他城市也先后提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如哈尔滨、天津、石家庄、南京等。各个城市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道路上积累了许多发展经验,也获得了不少成果,国内兴起一轮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状况也存在很大的水平差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参差不齐,区域内金融的发展差异甚至超过了经济发展差异。而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有多大,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因此,要想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发展,当前必须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有更清醒的认识。本文基于此,试图就该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证上的梳理、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并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内的既有研究进行了整理和阐述;第二章对于金融聚集和区域金融中心理论进行了归纳;第三章认真分析了两类金融中心——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并分别举例进行剖析,就其发展优势、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带来些许参考;第四章剖析了济南市经济建设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希望对济南当地的金融与经济发展情况有更加深入和清醒的认识,为实证部分做铺垫;第五章为实证部分,本文基于济南市的经济和金融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就金融总量和金融效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并得出金融效率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之下金融总量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太显著的结论;第六章则基于前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意见。第七章是结语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走访了驻济的多家金融机构和行业内的权威知名人士,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期望对促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