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锥体外系反应及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变化的关系;(2)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患者服药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3)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症状、疗效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关系。
方法:(1)选择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98例,来自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首次住院的患者。19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2)所有患者均服用利培酮治疗;(3)患者服药前和治疗第8周进行PANSS量表评定,并进行疗效评定和锥体外系评定,知情同意后采静脉血备用;(4)采用自制表格详细记录住院患者各种临床资料;(5)利用PCR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D2受体基因型测定,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测定;(6)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F检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亡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多巴胺D2受体Taq1基因型A1A1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8.289,P=0.01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药物疗效、锥体外系反应及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14.027,P=0.000),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5.165,P=0.000);(3)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症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症状及药物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组和没有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3.042,P=0.003).
结论: (1)多巴胺D2受体Taq 1基因型A1A1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药物疗效、锥体外系反应及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没有联系;(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后,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治疗前;(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症状无关;(4)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症状及药物疗效没有关系,与锥体外系反应有关系,治疗后泌乳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危险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