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为农村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组成的体系,事实上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
50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历经多次改革。但是,历次改革并没有带来效率的显著提高。始于2004 年的农信社第二轮改革已经过去3 年,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
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效率情况着手,在定义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衡量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指标体系,为评价改革效果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然后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特殊性,引进DEA(数据包络模型),以经济欠发达的邵阳地区的9 家农村信用社联社作为样本,对2003年到2006 年的效率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改革前后效率值的对比来评价改革效率。文章最后指出,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因素有两个,即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要提高改革效率,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影响农村信用社效率的两大因素。文章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始终贯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试图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