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便开始关注并探讨“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到了80年代,Holec成功大胆地将“自主学习”引入到语言教学领域中。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固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们意识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大量的弊端,为此他们反复思考,大量实践,将语言的教学工作重点转向了学习者本身,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新一版本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重点强调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目标是学生应学会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然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并非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要充分扮演好各种角色。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有哪些,并进一步发掘出教师如何才能在特定情形下的扮演好特定角色从而促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
以自主学习理论与教师角色理论为基础,作者针对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师不同角色扮演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行了实验操作。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作者探究出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不同角色的扮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担当有着何种期望。同时,本文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客观真实地统计出数据,结果表明: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应做到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形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把自己看作学习者,学术研究者,过滤者,引航者,协调者和评估者等等。同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不同需求协调好影响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另外,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不遗余力地共同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以确保网络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本文作者期望该研究能够丰富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内容,同时也能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这个意义上,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