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钢和5CrNiMo钢表面渗硼后的激光重熔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20钢和5CrNiMo钢表面渗硼后进行了激光重熔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性能试验探讨了工艺方案对处理表层深度、微观硬度的影响,研究了激光重熔前后表面脆性、组织结构形态和相组成的变化及原因,以及这些变化与表面抗热震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联系,并分析了表面脆性的改善途径及对表面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调整渗硼剂的成份,增加渗剂中B4C的含量,提高渗剂中的硼势,能够明显提高渗硼层的深度,在20钢和5CrNiMo钢表面获得的渗硼层深度可达到0.16mm—0.25mm,而且渗层内硬度有所提高,均匀性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2)通过试验确定的两种激光工艺都能使渗硼层完全熔化,重熔层微观硬度有所下降,最高硬度由1274 HV0.2下降到1098 HV0.2,硬度峰值出现在次表层,而不是在表面,这与表面合金元素的烧损和熔池的冷却过程有关。 (3)20钢渗硼后经过激光重熔处理,表层脆性有所降低,相对脆性降低到84.4%—81.6%;对于5CrNiMo钢,激光重熔处理对表层脆性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激光重熔方案L2(激光功率800W,扫描速度600mm/min,离焦量+7mm,搭接率18%,0.55Mpa氩气保护)的效果更加显著,相对脆性最大降低了71.3%。 (4)激光重熔有效延缓了微观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从而明显改善20钢和5CrNiMo钢表面的抗热震性能,为延长热作模具的寿命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汤光平:金属材料表面渗硼后的激光重熔 (5)无论是20钢还是SCrNIMo,激光重熔都能明显地改善渗硼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使相对耐磨性提高了23%一142%,而20钢表面耐磨性的变化更加明显。渗硼层属于断裂机制占主导地位的磨粒磨损,而激光重熔层则属于以滑动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占主导地位的磨粒磨损。 两种材料重熔后抗冲击磨损性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20钢的相对耐磨性提高更多。渗硼层和激光重熔层有不同的冲击磨损机制:渗硼层以沿晶脆性断裂和穿晶剥落断裂为主,宏观上表现为摩擦磨损、崩裂和表层剥落,而重熔层只有摩擦磨损。 (6)重熔区内,两种材料原有的齿状结构已经完全得到改变,渗硼层内部的疏松、孔洞等缺陷都全部消除。根据细小的组织形态,重熔区内可分为三个区域,组织均为含硼马氏体+F eZB十多元合金相。 正是由于激光重熔改变了硼化物的形态、消除了FeB和渗层内的缺陷、改善了界面的结合状态、细化了组织、适当降低表面硬度、提高表面断裂韧性、使硼原子得到重新分布,从而有效降低了表面脆性,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材料表面抗热震能力和耐磨损性能。重熔区内形成的众多合金相的及过渡区获得的马氏体对材料表面强烈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耐磨性能的改善。
其他文献
<正>有关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问题,在经历了"失语症""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等各种争议之后,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焦点。学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一方面是话语的狂欢,另一方面
乌鲁木齐公交大力推进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行车安全管理的动态监管,提高了公交运营调度和应急指挥管理水平,夯实了公交安保工作基础,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各族人民
研制一种生态水泥基混凝土防腐增强涂料,可用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表面修补与防腐增强。从最佳配方设计、遮瑕效果、力学性能、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抗水渗方面进行了系统的
针对GIS开发中软件复用程度低、重复工作量大、硬编码集成带来的扩展不便、单纯面向功能设计制约业务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面向业务模型特征的搭建式GIS快速组合二次开发
本文主要使用SPSS软件对一份包含5758个样本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网络人肉搜索参与主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网络使用情况以及具体的网络参与行为对其参与人肉搜
90后群体正在以主体方式步入社会,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媒体行为和消费习惯必将对广告营销传播影响深重。研究90后已经成为当下营销传播行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价值观
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可焊接性好,机械性能良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焊接结构当中,其焊接接头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要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接头,在生产实践中是十分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上,是发展最快的计算
背景及目的: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3-12%,来源于滤泡旁细胞,预后较分化型甲状腺癌为差,RET基因突变是MTC的主要发病机制,大多数M
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同为当下政府进行政务处理工作的新兴平台,它们有着共同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基于此,笔者对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的传播符号、传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