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但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对年龄、性别、白细胞、空腹血糖、肌酐、心钠素、胆红素等指标以及多支血管病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均有报道,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C A G和/或P C I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 A C E),尤其是心功能恶化发生情况的综合性分析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从临床特点、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特点以及介入治疗情况角度综合分析,总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上述因素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 A C E)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发生情况的相关性,为评估预后和指导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一、实验对象及分组
1、入选标准
2004年12月至2009年11月行CAG和/或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研究1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研究2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
研究3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
2、排除标准:
(1)资料不完整和无法电话随访者。
(2)先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甲亢、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患。
二、查询入选者的住院病历资料
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和饮酒史、家族史、血压、心率、血总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心肌酶、肾功、纤维蛋白原值、血脂、血糖值。
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OCA技术测量。
2、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态特征;简单病变(A型和B1型)和复杂病变(B2型和C型)。
3、记录支架直径、长度,平均每例植入支架数,每例平均治疗病变数。
四、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包。
实验结果:
1.NSTEMI组和STEMI组的吸烟史、入院心率、空腹血糖、心电图ST下移与U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STEMI组和STEMI组的吸烟者人数较UA组多;入院心率较UA组快;空腹血糖较UA组高;心电图ST下移较UA组显著。NSTEMI组和STEMI组的白细胞数比UA组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NSTEMI组的年龄较UA组大,尿酸比UA组高,具有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TEMI组的住院天数较NSTEMI组和UA组长、纤维蛋白原较NSTEMI组和UA组高、心电图QRS波群时限较NSTEMI组与UA组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
2.STEMI组和NSTEMI组的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LCX近段病变的例数高于UA组,P<0.05;STEMI组和NSTEMI组的弥漫性病变、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侧支循环的例数显著高于UA组,P<0.01。
STEMI组和NSTEMI组的每例平均治疗病变数、每例平均植入支架数、平均支架长度、平均支架直径均高于UA组,P<0.05。
3.STEMI组和NSTEMI组的MACE事件的发生率较UA组高,P<0.05;但在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发生STEMI组较NSTEMI组高,P<0.05。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事件的因素是:白细胞数、空腹血糖升高、入院时心率、三支病变、LAD近段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病变、支架总长度。
结论:
1.白细胞数、空腹血糖升高、入院时心率、三支病变、LAD近段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病变、支架长度是ACS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事件的预测因素。
2.NSTEMI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常见,病变范围广,病变程度严重,出院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而STEMI对住院期间心功能影响较大。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早期诊断并抗凝,尽早的完善冠脉再灌注,否则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