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3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约2/3以上的肾癌为透明细胞癌,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研究发现,60-80%肾透明细胞癌的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双等位基因失活,可导致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ed factor,HIF)的异常积累。目前,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肾癌初次诊断时大多处于中晚期,预后不好。因此根据肾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征进行个性化治疗,进一步寻求潜在的分子靶基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otch3作为跨膜蛋白,与邻近细胞配体结合后,Notch受体激活,经过3次酶切,形成胞内段(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后者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结合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从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等功能的调节。目前,Notch3在肾癌中的研究报道较少,其与肾癌内HIF表达的关系,及其参与肾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Notch3和HIF蛋白在肾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抑制Notch3胞内段的表达和基因沉默的方法研究其对肾癌细胞系调节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1、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泌尿外科行肾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标本57例,其中男47例,女10例,中位年龄58岁。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经病理医师明确诊断,且依据2010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标准进行临床TNM分期。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Notch3和HIF-1蛋白在肾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常规的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后,柠檬酸溶液内95℃加热15min抗原修复,适量双氧水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正常山羊血清孵育封闭非特异性结合,Notch3抗体(1:200)或HIF-1α抗体(1:400)4℃孵育过夜,兔免疫球蛋白作阴性对照;PBS冲洗后,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血清Ig G室温孵育15 min,滴加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室温孵育30 min,PBS冲洗3次,滴加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变化,蒸馏水冲洗结束显色;常规苏木素核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双盲法由两位病理科医师,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视野,每个视野统计100个完整的肿瘤细胞,当细胞染色强度明显大于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时判定为阳性。分别按阳性细胞占全部计数细胞的比例进行评分:≤5%记0分、5%-25%记1分、26%-50%记2分、51%-75%记3分、>75%记4分;按细胞染色程度评分:未着色记0分、浅黄色记1分、棕黄色记2分、棕褐色记3分。最终,将阳性细胞比例的得分和染色强度的得分相加用来评定目标蛋白表达的强度,当其≤3时记作低表达,当其>3时记作高表达。3、细胞培养和RO4929097处理:786-O和ACHN细胞系分别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和MEM培养基中培养。γ分泌酶抑制剂RO49029097分别以终浓度5μm、10μm、20μm加入细胞,混匀后,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48 h,收集细胞,进行蛋白电泳检测Notch3胞内段的表达。4、低氧培养:对照细胞及加药后细胞,放于37℃、5%CO2、2%O2孵箱培养48h,模拟低氧培养环境;200μM氯化钴处理细胞模拟低氧培养环境刺激。5、细胞转染:已构建的Notch3过表达质粒p3x FLAG-CMV-14-NICD3和对照质粒p3x FLAG-CMV-14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菌中,扩增、提取、纯化。根据Lipofectamine3000说明优化转染条件,转染48小时后收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6、稳定敲减Notch3基因细胞克隆的建立:利用Polybrene(?)辅助包装有Notch3sh RNA的慢病毒颗粒感染786-O细胞(5x105 IFU/ml);感染后48h,加入终浓度2μg/μl的嘌呤霉素,每隔2-3d更换含有嘌呤霉素的新鲜培养液,筛选2周后挑选克隆,蛋白电泳鉴定后,扩大培养,用于后续实验。7、CCK8分析:细胞铺在含有10%胎牛血清培养液的96孔板中,培养48h后,加20μl CCK8溶液孵育细胞4h后,利用酶标仪测定490nm波长处样品吸光度值。8、Ed U参入法:786-0和ACHN细胞加药后,分别在常氧或低氧培养48h,然后根据试剂盒说明,依次加入稀释的Ed U溶液、多聚甲醛、甘氨酸、透膜液、Apollo染色、Hoechst33342反应液,最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成像计数阳性细胞比例或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细胞比例。9、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处理后,分别在常氧或低氧培养10d后,应用10%亚甲基蓝染色,PBS溶液冲洗后,实体显微镜观察成像,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克隆集落数染色的整合光密度值。10、细胞周期分析:收集处理后的786-0和ACHN细胞,70%乙醇-20℃固定,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各周期所占比例。11、线粒体膜电位分析:收集处理后的786-0和ACHN细胞,JC-1工作液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所占比例。12、Western blot分析:利用RIPA裂解缓冲液提取细胞的总蛋白,Bradford法检测蛋白浓度。总量为50μg的蛋白样品经10%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转印至PVDF膜后,分别与Notch3、cyclin D1、CDK4、HIF-2α、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m TOR、m TOR、pp70S6K、p70S6K和ACTIN 4°C孵育过夜;洗涤后,分别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兔/鼠二抗室温孵育2 h,化学发光成像,用Image J3.0软件测量灰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Notch3和HIF-1α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用χ2检验,本实验其它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用Graph prime5.0做图。结果1、Notch3和HIF-1α在肾癌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但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Notch3和HIF-1α在肾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⑴Notch3主要在细胞核内染色,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70%(46/57)与26.31%(15/5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886,P=0.000)。⑵HIF-1α主要在细胞浆和细胞膜内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6.14%(32/57)与14.04%(8/5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4,P=0.000)。(3)Notch3在各临床病理学分级的高表达率分别为高分化90.63%,中分化68.00%,Notch3在各临床病理学分级的高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45);Notch3在各临床分期的高表达率分别为Ⅰ期61.90%,Ⅱ期91.67%,Ⅲ期87.50%,Ⅳ期100.00%,Notch3在临床TNM分期的高表达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455,P=0.065)。(4)HIF-1α在各临床病理学分级的高表达率分别为高分化68.75%,中分化40.00%,HIF-1α在各临床病理学分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711,P=0.030);HIF-1α在各临床分期的高表达率分别为Ⅰ期28.58%,Ⅱ期70.83%,Ⅲ期75.00%,Ⅳ期75.00%,HIF-1α在临床TNM分期上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965,P=0.012)。(5)卡方检验的列联分析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Notch3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φ=0.264,P=0.005)。2、Notch3信号调节常氧、低氧微环境下肾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⑴γ-分泌酶抑制剂RO4929097处理肾癌细胞,降低肾透明细胞癌786-O和ACHN细胞内Notch3胞内段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2)低氧诱导肾癌细胞的增殖,RO4929097处理抑制细胞增殖:CCK-8分析显示低氧显著诱导786-O对照组细胞的增殖(P<0.01),而在ACHN细胞并不明显,而对于两种细胞的RO4929097处理组,低氧并无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RO4929097处理显著抑制常氧、低氧微环境下786-O和ACHN细胞的增殖(P<0.05)。Ed U掺入实验显示,低氧显著提高两个细胞系在对照组和RO4929097处理组Ed U阳性细胞数(P<0.01);RO4929097处理减少常氧、低氧微环境下Ed U阳性细胞数,且RO4929097在低氧微环境下的作用明显高于常氧微环境(P<0.05)。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中,786-O和ACHN细胞形成的细胞集落较散,集落甲基蓝染色的整合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分析显示,RO4929097处理抑制786-O细胞克隆形成,在ACHN并不明显;低氧微环境促进两个细胞系的克隆形成,且RO4929097处理明显抑制克隆形成(均P<0.05)。(3)RO4929097调节常氧、低氧微环境下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低氧培养降低786-O对照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P<0.05)。而RO4929097处理显著提高786-O和ACHN细胞在常氧微环境(P<0.05)和低氧微环境下G0+G1期细胞比例(P<0.01),且RO4929097在低氧微环境下的作用较为明显。同时,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低氧显著上调对照细胞的cyclin D1和CDK4表达(均P<0.01);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RO4929097处理下调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P<0.01)。3、在786-O和ACHN细胞,Notch3与HIF-2α存在相互作用。(1)构建包含NICD3编码序列的载体,转染786-O和ACHN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47.0%和168.1%。(2)低氧培养未明显影响全长Notch3(full length,FL),含有跨膜片段的NICD3(transmembrane domain,TD)及NICD3蛋白的表达。(3)Notch3调节2%O2培养诱导的HIF-2α蛋白表达:在786-O细胞系,2%O2诱导HIF-2α蛋白表达上升(P<0.01),而200μM Co Cl2处理对HIF-2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作用;在ACHN细胞,200μM Co Cl2 and 2%O2处理均上调了HIF-2α蛋白表达(P<0.01)。在2%O2培养条件下,RO4929097处理明显降低HIF-2α蛋白表达(P<0.01),NICD3过表达质粒转染“挽救”HIF-2α蛋白表达。(4)低氧条件下NICD3过度表达质粒转染挽救RO4929097抑制的cyclin D1、CDK4和PCNA蛋白表达(P<0.01)。4、稳定敲减Notch3基因的786-O细胞系的建立:(1)靶向Notch3基因的sh RNA转染786-O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的细胞克隆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Notch3基因表达下降70%;Ed U参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敲减Notch3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2)低氧培养提高m TOR、p70S6K、pp70S6K表达(P<0.05),pm TOR表达无显著差异;常氧条件,敲减Notch3基因表达显著减低mTOR、pmTOR、p70S6K、pp70S6K表达(P<0.05),而且低氧条件下敲减Notch3基因表达显著减低磷酸化m TOR和p70S6K的表达(P<0.01),且抑制作用大于常氧条件。(3)基因敲减Notch3促进肾透明细胞癌常氧、低氧微环境下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1、Notch3和HIF-1α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二者的表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2、抑制Notch3胞内段的产生,可能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节,抑制常氧、低氧条件下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增殖。3、在肾透明细胞癌Notch3和HIF-2α间存在相互作用。4、Notch3基因敲减786-O细胞系的建立,为后续深入研究Notch3在肾透明细胞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5、基因敲减Notch3通过抑制m TOR信号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特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功能以及语言障碍等。A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细胞外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特定脑区神经元的丢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γ分泌酶切割产生可溶性A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由于病变范围广、癌细胞浸润程度深、手术切除区域大等特点,使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都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五年生存率不到50%。因此,研究HNSCC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大量的研究探讨了HNSCC生物学标志物,发现一些与HNSCC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但没有一
目的: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健康状况、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方案以及治疗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用药依从性等各种因素,对远期预后会产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描述和比较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本特征、冠脉病变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担以及患者一年、五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索新的预后指标,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指导优化诊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2、根据第
目的:缺血性卒中对于社会有着毁灭性的危害。作为世界范围内病死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其致死性,神经功能上的残疾则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体肠道内存在着众多种类的微生物群落,其与人类形成的共生关系时刻影响着宿主体内的发育成熟、能量新陈代谢、免疫调节过程。诸多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肠道菌群功能和结构组成成分的影响。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轴机
目的:宫颈癌排全球妇科肿瘤第二位。近年来,亚洲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众所周知HPV的持续性感染和宫颈癌的肿瘤发展过程紧密相连,但同时也有研究认为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同样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当前早期宫颈癌可以得到较有效控制,然而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预后仍较差。因此,更进一步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治疗及预后监管宫颈癌均意义非凡。长链非编码RNA(lon
目的:脓毒症因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而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其中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更为常见。伴有心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具有不良的预后。当脓毒症发生代谢异常和循环障碍时,即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心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更高,与病死率增加独立相关。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迫切需要探寻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降低重症病人的病死率。然而,脓毒性休克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与细胞因子抑制作用、细胞凋亡、能量代谢等多方面因
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左右。当前,胶质瘤的治疗仍然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近年来,针对胶质瘤早期诊断,手术根治以及放化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胶质瘤具有高侵袭性,且抗放射和化学治疗的特点,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容乐观,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胶质瘤的恶性发展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阶段以及多基因的复杂病理过程,基因治疗是当前研究
研究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全球第四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HPV感染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虽然有疫苗以及宫颈癌筛查的普及,但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在中国,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十年内发病的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且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经为III-IV期宫颈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或者为局部晚期,即肿瘤大小>4
目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影响许多女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老化,松弛,继而导致的子宫及阴道前后壁的膨出。随着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出现,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P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就发病诱因来说,其与妊娠分娩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众所周知,盆底支持组织包括盆底周围的筋膜韧带和结缔组织,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Th2细胞介导的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是一个影响全世界人口健康的重大问题,大概20%左右的人群被变应性鼻炎所困扰,并且全世界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上升[1-3]。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症状由于治疗方案的发展得到一些改善,但仍然居高不下,且有较高比例的AR患者发展成鼻-鼻窦炎、鼻息肉、眼结膜炎及哮喘等诸多疾病,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