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净水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废水中存在的难降解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绿色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应对当前的污染问题。研究发现高级氧化过程可通过提高生物降解性和降低毒性有效降解难降解污染物。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非金属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特性、高稳定性、易于合成等特征而备受关注。但是纯氮化碳也存在结构缺陷,如载流子易复合、比表面积小和内阻大等,因此,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且性能稳定的新型净水材料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针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本文以氮化碳复合改性为出发点,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氮化碳基复合材料,从材料结构、催化性能、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利用简单的煅烧法将Fe、Ni金属与g-C3N4耦合,随后通过原位液相沉积负载零价Pd,从而获得Fe Ni-Pd@CN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曝气及甲酸存在条件下,对酸性红73(AR 73,200 mg/L)和盐酸四环素(TC,10 mg/L)两种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2.0%、93.2%,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及稳定使用性能。通过捕获实验、O2-TPD以及ESR进一步分析甲酸在Pd催化下分解产生H*,为反应体系提供氢源,鼓吹的空气作为氧源被吸附在金属表面,随后被H*生成H2O2,其生成量可达到1.69 mmol/L。实验结果表明·OH与·O2–为主要的活性氧物种。为获得高可见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中构造了氮缺陷C3N5(NVCN)并将其与磷酸银(Ag3PO4,APO)进行复合。利用SEM、TEM、元素分布图观察到APO与NVCN形成了紧密的交界面,证明了NVCN/APO异质结的成功构建。此外,根据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瞬态光电流响应、光电流分析和莫特-肖特基表征结果进一步推测出NVCN和APO之间的电子通过Z-scheme机制转移,APO导带(CB)中的光生电子转移到NVCN的价带(VB),在NVCN的VB上产生空穴。因此,光生电子在NVCN的CB上积累,并与O2反应形成·O2–。捕获实验和ESR测试证明催化反应的主要有效ROS成分为·O2–和h+。降解实验证明NVCN/APO-3的降解效果最优,其伪一级反应动力学的k值可达到0.5123 min-1。对应的·O2–的生成量为0.04852μmol/min,可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且循环使用3次降解效率也仅降低2.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探究光催化反应后积累H2O2的过滤液的灭菌能力。H2O2产量可达到20 min 0.199 mmol/L。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反应后的过滤液仍具有一定的灭菌能力30 min内细菌去除率为99%且当灭菌时长延长至3 h时,灭菌效果达到了99.99%。利用SEM观察了反应后大肠杆菌细胞形态,发现细胞出现细胞末端遭到破坏、中部出现凹陷,表明活性物质将细胞膜结构氧化,再结合NVCN/APO-3 K+的泄露值为646.81μg/L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因此,表明NVCN/APO-3反应后的过滤液存在灭菌能力,导致细胞结构扭曲、细胞壁破裂。这一结果可为后期关于氮化碳基改性和水污染处理提供一条新的探索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制造2025的推进,楼宇管控领域在远程维护、设备接入、设备资源拓展、低带宽通信、标准化应用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需求。边缘计算在连接、实时、智能、安全等方面优势使其迅速代替传统架构,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然而,智能楼宇应用场景中相对孤立的边缘设备在计算、网络、存储等方面资源受限,将导致各个边缘节点中提交的计算任务无法快速完成。同时,云边通信过程的时延约束使得云边两侧的实时信息同步受到较大制约,难
近二十年来生产企业对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工控行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被不断被压缩,为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保证盈利,工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能力。本文以S公司为例,研究企业所存在着项目整体成本管理责任不清,管理过程失控等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访谈、焦点小组会议、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总结出S公司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适应现有业务,造成管理脱节和责任不清;项目成本
电梯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是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主流的电梯曳引机板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失效分析法研制了一种新型板式制动器(型号为MEKB-U),从优化设计、生产制造和在线监测等三个方面提升电梯的安全性。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了制动器的分类并分析了电梯曳引机制动器失效防治和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近些年来,气候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变得愈发重要。作为新能源的一个代表,太阳能在我国受到了高度关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无人机凭借其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在巡检领域中有着深入的应用。在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逐步取代了人工巡检成为了主流的巡检方式。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机光伏巡检的深入应用,对于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无人机光伏巡检路径规划的精细化要求,在区域划分、无人机路径规划和车机
近年来,深度学习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步发展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模型复杂性带来的问题是模型的缺乏可解释性,即模型是“黑盒”的,这极大地困扰着开发者、用户和监管者。可视分析是一门以可视交互界面为基础的分析推理科学,近年来在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深度学习计算图的可视化是可视分析与深度学习的结合的重要技术,支持用户直观地探索模型整体结构和调试模型系统。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
在传统的高斯照明的光切片显微镜中,高斯光束穿透样品的能力有限,在面对吸收以及散射能力比较强的样品时难以实现均匀的照明;此外高斯光束轴向分辨率与照明视场间的相互限制,难以同时实现大视场照明以及高的轴向分辨率。本文提出使用贝塞尔光束代替高斯光束作为照明光束,利用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特性以及自愈性,提升有效的照明视场范围以及照明的均匀性;并提出了将贝塞尔光束的扫描与相机逐行曝光配合的线共焦探测模式,抑制贝
为了解决传统加工制造的液压流道压损大且优化空间受限的问题,本课题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简称SLM)结合流体拓扑优化方法对液压流道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流速方向发生改变和流域截面变化引起较大局部压力损失的液压流道,以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液压流道的三维流域进行拓扑优化,探究了流域结构对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LM技术对流体拓扑优化后
近年来,水源水微污染现象严重,消毒产生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比常规污染物毒性更高,逐渐在水厂中被检出,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滤池对N-DBPs的源头控制是控制饮用水中N-DBPs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炭砂生物滤池在控制N-DBPs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探究炭砂生物滤池控制N-DBPs生成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双点进水炭砂生物滤池进行实验探究,单点进水炭砂生物滤池及石英砂生
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是表征目标隐身性能的关键物理量。在实际RCS测试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目标的实测结果和真实结果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不确定度分析成为RCS测试的关键组成部分,代表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置信度,具备较大的应用和研究价值。由于利用分级溯源的RCS不确定度分析方法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以及承担高额的成本,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
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移动智慧物联网的基础,连通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在工业生产控制,生物智能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智能物联的进一步发展,ADC需要更高的精度,也需要更低的功耗。Σ-ΔADC中过采样和噪声整形技术的应用使模拟器件失配的影响降低,提高精度,同时离散化的处理大幅降低模拟功耗,而Σ-ΔADC的关键在于调制器设计。针对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