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补法为扶正祛邪的一种方法,清法、补法自古即有,而清、补二法相配合在一起具体运用的鼻祖,可起追溯自东汉的张仲其代表方有麦门冬汤、白虎家人参汤等;仲景当时虽然对清补法有所运用,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清补法的概念,而清代以前的医家对于清补法虽多有发挥运用,但并未见到对于清补法的正式提出,可见在古代清补法并未见受到重视,直到清朝的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将补法分为清补、温补、调补、平补、峻补,自此“清补法”一词才被明确的提出,由此可见“清补法”在历代医家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来说发病比较急促,多为病毒性感染所造成,一旦受到感染,则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本次临床研究主要为观察赵兰才老师运用清补法治疗风热犯肺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导师治疗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经验和临床研究三部分。1.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清补法的起源、历代医家对于清补法认识与运用概况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第二部分论述了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研究进展。2.导师治疗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经验分三部分,首先对内外相因病因病机观进行论述;其次论述了导师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最后对导师临床选方用药经验进行归纳。3.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赵兰才老师清补法代表方白虎清热方治疗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白虎清热方免煎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双黄连颗粒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72小时后的症状、体征及化验指标改善情况,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在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3%,显著优于对照组62%(P<0.05),显示白虎清热方治疗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较对照组有疗效佳的优势;单独症状疗效方面,经过治疗,治疗组在发热、关节酸痛、咽痛、口干、咳嗽、咽部红肿、咽后壁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P<0.05)等8项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补法是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的治疗方式,白虎清热方能有效治疗风热犯肺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关节酸痛、咽痛、口干、咳嗽、咽部红肿、咽后壁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等相关症状,并能够改善实验室指标,减轻患者日常生活的不适感说明白虎清热方有有抗炎、抗病毒及一定的抗菌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