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from Relevance Theory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隐喻都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又赋予了这个经典课题以新的研究视角:多模态隐喻研究。本文尝试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分析多模态隐喻。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并没有任何对语言使用规范的偏离。Sperber和Wilson(2008)把隐喻看作是字面义—宽泛用法—夸张—隐喻这个语言连续体的一个终端并证明了明示推理过程可以用于隐喻的分析中。  在关联隐喻观的指导下,本研究结合了Foreeville(1996,2009)和FranciscoYus(2009)对隐喻的研究成果提出将多模态隐喻作为交际行为阐释的理论模型。交际者透过语言表达实际想要传达的是其交际意图,所以多模态隐喻和其他表达形式一样,其本质都是明示交际,透过话语提供理据,使受话者推导出话语发出者的真实意图。  分析部分采用平面广告作为语料,全景化揭示图文类多模态隐喻的解读过程。图像和文字输入到话语发出者和受话者互明的认知语境,激活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得出话语的明示意义和隐含意义,从而达到对多模态隐喻的全面解读。多模态隐喻具有其独特的诗学效果,在对强隐含和弱隐含的区分中,此现象的成因将被详细解读。
其他文献
西方女性主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与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产生了大量丰富并值得关注的翻译成果,应运而生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探索空间和视角
西方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初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提出使西方翻译家们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从更加科学系统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在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与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齐名的世界意识流文学大师,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伍尔夫的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交际过程中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正是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建立语料库和利用文化价值理论,基于
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集短篇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于一身,在短暂的一生中,以丰富而多样的创作,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