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弹性面料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具有弹力的合体紧身女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由于具有弹力,合体裤呈现出包覆人体的状态,前裆部位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褶皱(俗称“猫须”),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裤子外观的平整度与美观度。 褶皱的状态具有随意性和不规则性,如何改善褶皱的产生,又如何用客观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切入点。本文以调查和实验为手段,以图像处理软件为工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展开了以下的研究工作: 首先,对上海地区各大卖场进行相关产品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市场上各大品牌合体女裤的具体情况。对上海地区青年女性的合体裤装购买行为、着装理念、款式和结构要求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确定本文合体裤的主要解决问题和细化研究方案,其中面料选定为含有3%氨纶的棉弹混纺。 其次,结合以上调研结果,从传统的西裤结构制版方法着手,进行合体裤的结构设计,观察并归纳影响合体裤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西裤制版方法上进行合体裤结构参数的修改与调整,确定本论文的合体裤样版。 接着,为了检验与评价以上确定的合体裤版型制作样裤时的前裆平整度,提出了相关结构因子,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案设计。考虑到外观平整度主观评价具有不确定性,故本文提出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代表前裆平整度的特征指标,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对实验样裤进行前裆平整度的优劣评价。 随后,建立了合体裤相关结构因子与其平整度特征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了褶皱特征指标值比较好的结构因子的取值区间,以改善前裆外观的平整度与美观度,达到在产生样裤之前可以预测并调整其前裆平整程度的目的。在前裆平整度不理想时,提供调整方向和调整区间,以提高相应裤装平面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此类实用技术的难度。 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裤装结构设计的理论,同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客观评价前裆平整度,增加了评价的预见性与准确性,弥补了主观评价的不足,完善了服装评价体系。这也是一项相关企业关注度较高的裤装应用技术。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为含有3%氨纶的棉弹面料合体裤前裆褶皱量、前裆平整度探索了一条可行与有效的改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