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肝脏是人体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之一,在肝脏发生病变时其组织内的糖蛋白N-糖链的含量和结构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然而目前对于肝脏组织总蛋白N-糖链的结构研究数据还不够全面和深入。C57小鼠和SD大鼠是目前与人类生理生化特点最为相似且在肝脏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种模式动物。因此,本研究使用PNGase F酶分别释放C57小鼠和SD大鼠两种肝脏总蛋白的N-糖链,并通过ESI-MS(电喷雾电离质谱)鉴定和解析两种N-糖链的结构组成。然后采用稳定的苯胺同位素标记法与ESI-MS相结合对等摩尔的两种肝脏总蛋白的N-糖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最后,采用HILIC-MS以及MS/MS分离和鉴定了C57小鼠和SD大鼠肝脏总蛋白衍生后的所有N-糖链的结构并定量比较了糖链的相对丰度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1)、在C57小鼠中共有16条N-糖链,有2条非五糖核心结构(缩短结构)、7条高甘露糖型、4条复杂型和3条杂合型,分别占糖组总量的12.5%、6.25%、37.5%、25%、18.75%。SD大鼠中共有16条N-糖链,有2条非五糖核心结构(缩短结构)、7条高甘露糖型、5条复杂型和2条杂合型,分别占糖组总量的12.5%、6.25%、37.5%、31.25%、12.5%。两种样品中的岩藻糖基化的糖链都占到了总糖链的18.75%。在C57小鼠和SD大鼠肝脏总蛋白中都为中性糖,并未发现唾液酸化的糖链。(2)、SD大鼠与C57小鼠糖链的丰度比值为0.33、0.31、0.29、0.81、0.36、0.34、0.38、0.43、0.49、0.37、0.53、0.72、0.51、0.82、0.49、0.17、0.39,数据表明,C57小鼠肝脏N-糖链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D大鼠,且最高可达9.37倍。2、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系统中的蛋白质大部分都为糖蛋白,其糖链部分参与了红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研究运用ESI-MS对C57小鼠、SD大鼠和兔的红细胞膜蛋白N-糖链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C57小鼠共有6条[M+Na]+型糖链分子:H9N2,H3N6,H5N2,H6N2,H7N2,H8N2,其中,一条为复杂型,其余5条均为高甘露糖型。SD大鼠共有6条糖链,其中2条[M+2Na]2+形式的糖链分子:H9N2,H3N6,5条[M+Na]+形式的糖链分子:H5N2,H6N2,H7N2,H8N2,H9N2。(H9N2在ESI-MS中可以单、双电荷两种形式被检测到),并且全部都为高甘露糖型。兔红细胞膜蛋白N-糖链共检测到20条[M+Na]+型糖链分子:H4N4,H5N2,H4N3,H6N2,H5N3,H4N4,H7N2, H6N3,H5N4,H8N2,H6N4,H9N2,H7N4,H2N2Fuc,H3N2Fuc,H4N3Fuc, H5N3Fuc,H6N3Fuc,H5N4Fuc,H6N4Fuc。其中包含1条非五糖核心结构,6条高甘露糖型,2条复杂型和11条杂合型糖链,分别占总糖组的5%、30%、10%、55%。结果表明,在C57小鼠红细胞膜蛋白N-糖链中,高甘露糖型占到总糖组的83%,SD大鼠高甘露糖型为100%,而兔高甘露糖型只占到了总糖组的30%。但是两种小鼠N-糖链在数量和结构类型的复杂程度上都远远低于兔红细胞。由于红细胞膜酸性糖链含量太少在ESI-MS中并未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