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1.8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切口痛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模型并观察Nav1.8在其脊髓背跟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研究Nav1.8在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切口痛诱大鼠发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60~320 g,48只,随机分为6组(n=8):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瑞芬太尼+拮抗剂组(RA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拮抗剂组(RIA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罗哌卡因组(RIL);每组8只。所有大鼠均行颈静脉置管和腰椎L34间隙置管。置管第三天,C组静脉泵注0.9%生理盐水1.0 ml·kg-1·min-1,持续2 h; R组和RI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持续2 h,RI组行切口痛模型。RA组和RIA组静脉注射钠通道Nav1.8拮抗剂A-803467 20 mg/kg, 10 min后RA组及RIA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 RIA组行切口痛模型;RIL组经腰椎L3-4间隙注射0.75%罗哌卡因0.12 ml/kg,10 min后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持续2 h,同时行切口痛模型。分别于置管前T0,给药前T1,每组给药后1/2 h(T2)、1 h(T3)、2 h(T4)及停药后1/2 h(T5)测量大鼠的热痛觉阈值(分别为T0~T5)。T5时点测量完热痛阈值后处死大鼠,取其背根神经节及神经纤维,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DRG上的Nav1.8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热痛阈值结果:各组大鼠的体重、置管前(T0)、给药前(T1)(P>0.05)。T2、T3、T4时点,与 C 组比较,R、RI、RA、RIA 及 RIL 组热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T5时点,与C组比较,R、RI、RA及RIA组大鼠的热痛阈值下降(P<0.05); RIL组大鼠热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R组与RI组比较大鼠热痛阈值升高(P<0.05); R组与RA组比较热痛阈值下降(P<0.05); RI组大鼠热痛阈值均低于RIA组和RIL组(P<0.05); RIA组大鼠热痛阈值低于RIL组。RT-PCR和免疫组织化结果:与C组比较,RA、RIA、RIL组Nav1.8通道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 ; R、RI组Nav1.8的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其中RI组Nav1.8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程度高于R、RIA及RIL组(P<0.05)。与C组比较,R、RI组的条带亮度值明显增加,RA、RIA、RIL组的条带亮度值下降(P<0.05);其中R组与RI组比较条带亮度值下降,与RA组比较条带亮度值升高(P<0.05); RI组的条带亮度值高于RIA、RIL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切口痛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其背根神经节上Nav1.8的表达增加;Nav1.8不是参与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切口痛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唯一通道;罗哌卡因可通过有效的减少Nav1.8的表达阻滞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切口痛诱发大鼠的术后痛觉过敏。
其他文献
<正>~~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不同的饮食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有效性,即对其严重程度、病程以及营养结果的影响。包括发酵乳与普通牛乳的比较;去乳糖制剂与含乳糖制剂的比较;膳食纤维对
现代媒介在性别知识、性别影像的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着将男女两性形象刻板化的倾向,影响了健康合理的现代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的建构。赵宝刚的"话题电视剧"对现代社会两性形象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三大防线之一,实践证明其对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民众信心、安定社会有重要作用。存款保险制度运行了7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国际经
目的:腹股沟疝是胃肠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手术是开放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比局部麻醉与脊髓麻醉在成人腹股沟Lichte
医院洗衣房主要是对医院患者、相关工作人员的医疗被服、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在医院控制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清洗、消毒质量是否合格,是决定感染发生情况的关键。
在科技高速发展和市场利益的催生中,人类欲望极度膨胀,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给部分现代人造成了压抑、空虚、抑郁、自闭等不良后果。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目的:制订冠心安口服液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首乌藤中大黄素、三七、甘草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结果:大黄素、三七、甘草薄层斑点清晰;
目的:通过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TXA)的研究,明确静脉联合局部运用氨甲环酸在能够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同时不增加深静脉血栓(DVT)和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