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沟通与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人类有自发的拟人化倾向,拟人化倾向是帮助人类了解世界,预测世界的重要手段。在营销实践中,企业往往通过产品的外形设计,或是平面广告的形象设计等类似方式激发消费者的拟人化倾向,从而获得额外关注。但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拟人化营销又有了不同的含义。企业基于移动媒介,通过拟人化的沟通方式将原有固定不变的品牌形象转变为有个性,有情感的拟人化品牌形象。这种沟通方式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也帮助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商业利益。拟人化营销在企业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热潮,但在学术领域,拟人化作为营销的一种新兴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已有文献,研究者普遍从拟人化营销的笼统概念出发验证拟人化营销的优势,或者聚焦于拟人化的外形设计与平面形象设计,并未对拟人化营销的社交角度——拟人化沟通进行研究。同时从企业实施情况上看,消费者对拟人化的营销方式并不都是抱有积极的态度。所以,拟人化沟通这一新型品牌营销方式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应用边界,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待探索。本研究从拟人化沟通这一角度为切入点,根据社会判断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模型,探讨拟人化沟通方式和产品类型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以及感知风险在该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与实验验证了产品类型是拟人化沟通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娱乐型产品选择拟人化沟通,功能型产品选择非拟人化沟通相比较与娱乐型产品选择非拟人化沟通,功能型产品选择拟人化沟通将提高消费者品牌态度。同时由于消费者购买不同产品类型对产品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而拟人化沟通中产品信息比较离散,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感知,起到中介的作用,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本文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同时结合验证结果提供了相关管理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当地原料生产Ps-15T高压电瓷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坯釉料配方及烧成控制,同时阐述了在烧成过程中氧化保温时间的长短对电瓷坯体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详细探讨了硼酸盐玻璃对釉始熔温度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生料釉所需玻璃的用量范围,引用硼酸盐玻璃提高釉面质量。
针对柴油发动机蜂窝陶瓷过滤器在回收处理过程中易破坏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原过滤间壁外加涂带催化剂的多孔陶瓷涂层方法,改进挤出成形蜂窝陶瓷过滤间壁气孔密度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