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MSCTA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与数字血管减影(DSA)的对比研究,评价肝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类型、肝动脉各级分支、肝恶性肿瘤的病灶特点及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探讨肝动脉MSCTA在肝恶性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对28例肝癌和4例肝转移瘤患者,行上腹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动脉期行肝动脉MSCTA,MSCTA重建方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三维容积再现(VR)。每例患者均在CT检查一周内行肝动脉插管数字血管减影(DSA)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解剖类型的评价采用Michels分型,肝动脉各级分支显示清晰程度采用目测赋值评分法。然后对MSCTA与DSA对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肝动脉各级分支、肝肿瘤供血动脉显示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   在32例肝动脉DSA中,正常型肝动脉22例(占68.8%),变异型肝动脉占31.2%(10/32);与DSA对比,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的灵敏度为80%(8/10),特异度100%(22/22),假阳性率O%(O/22),假阴性率20%(2/10)。MSCTA与DSA在肝固有动脉、一级肝动脉的显示能力上无明显差别,在二级、三级肝动脉的显示能力上有统计学差异,DSA优于MSCTA(Wilcoxon法,P<0.0125),在四级以下肝动脉的显示上,MSCTA的显示率为0,远远不如DSA。MIP和VR法在肝固有动脉、一级肝动脉分支(肝左右动脉)的显示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在二级、三级肝动脉的显示能力上有差异,MIP法优于VR法(Wilcoxon法,P<0.05)。DSA共检出46条肝肿瘤供血动脉,MSCTA共检出肝肿瘤供血动脉43条,MSCTA对肝癌供血动脉的显示率达93.5%,MSCTA与DSA在肝肿瘤供血动脉的检出上无明显差别(X2=1.33,P>0.05)。   结论:   肝动脉MSCTA是一快速、简便、可靠的血管成像方法。肝动脉MSCTA能准确而清晰地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能提供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有效的指导,应作为肝恶性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术前常规检查。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关注学生知识积累以及经验积累的情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