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及1,6-二磷酸果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细胞免疫功能是目前免疫学领域内一个较新的研究内容,已经发现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机能有关的物质,但研究较多的还是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在研究运动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面,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的角度观察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也有学者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了使用营养品对于运动后红细胞免疫机能恢复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大强度运动训练时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恢复手段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的目的如下:(1)研究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所造成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特点;(2)探讨1,6-FDP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一种营养保护及恢复手段的可行性。 方法:抽取18名运动员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运动方式相同,为4周训练,每周6天,每天1次,每次以85%Vo2max强度跑步30min,以Polar心率表监测运动员心率并适当调整跑步机速度以控制运动强度;分别于第1天,第2周最后一天及第四周最后一天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停止后3h取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测试方法采用郭峰等建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常规检测方法进行。 结果:(1)RBC-C3bRR的变化:在每次运动后即刻显著性降低(P<0.01),运动后即进入恢复过程,运动后3小时有了明显的升高,但尚未恢复至运动前水平(P<0.05);而A组受试者在持续进行的大强度训练中,安静时刻的RBC-C3bRR持续性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大于有口服果糖的B组(P<0.05),恢复3小时的情况亦是如此。(2)两组受试者在每次运动后RBC-ICR即明显升高(P<0.01),运动后即进入恢复过程,运动后3小时有所降低,但尚未恢复到安静时水平(P<0.05);经过两周的训练,A、B两组在安静时的RBC-ICR值相比第1天明显升高(P<0.05);第27天的安静值与第13天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不同阶段RBC-ICR同向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在大强度的一次性训练中,RBC-C3bRR表现为运动后即刻显著性降低,运动后3小时逐渐恢复;而RBC-ICR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运动后3小时逐渐恢复。(2)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由于机体的清除能力有限,表现为IC水平的升高,RBC-ICR值升高;同时,红细胞表面的CR1活性降低,对IC的粘附能力降低,表现RBC-C3bRR的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3)FDP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细胞强壮剂,对大强度运动时红细胞质膜表面的C3b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以促进运动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可以保护红细胞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以优质、独特的健身服务深受人们的认可,但随着参与健身的人群逐渐增多,健身俱乐部的规模与数量逐渐增加,一些相应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特别
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速度滑冰运动员,短距离项目在国际赛场上成绩卓越,但长距离项目在国际性的重大赛事上成绩不如人意。通过与国际优秀选手比赛时单圈速度相比较发现,目前制约
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在探索中革新。从强调竞技体育、重视技术技能阶段,到健康娱乐为主体的多自主、多层次的自主阶段,
计算机化维修管理与资产管理系统(CMMS和EAM)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有近8年的历史,点检定修制最初由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预防维修制度发展而形成,经过近几年的使用证明,点检定修制造
我国全面健身活动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众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大众健身的场地、设施、器材、专业指导人员以及信息等资源相对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