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nm窄带关联光子对制备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存储可用于量子中继器、量子计算等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原子系综是良好的存储介质,其基态具有长的相干时间,将纠缠光源存储于原子系综中已成为国内外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  实验上产生纠缠光源最成熟、最广泛技术就是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所产生的关联光子对在时间、空间、能量及偏振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可用以制备量子纠缠态、远距离量子通讯、量子隐形传输等方面的研究。  通常条件下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所产生的纠缠光子对线宽为THz量级,而所用原子系综量子存储线宽为几个MHz,两者不匹配;另外下转换光子对的关联时间在ps量级,而目前商用的单光子探测器分辨时间为几百个ps,无法实现独立纠缠光源之间的干涉。腔增强自发参量下转换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有效压窄光子对的线宽,还可以对下转换过程有增强效应。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腔增强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适合于Rb原子系综量子存储的窄带关联光子对。本文围绕参这一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通过对795nm红光进行倍频产生了397.5nm紫光,为参量下转换过程提供所需的泵浦光源;此外详细分析了影响倍频效率的各类因素。  (2)研究分析了Ⅱ类PPKTP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首先进行单次通过实验,测量了下转换光子对亮度随入射的泵浦光功率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置于光学谐振腔内,通过腔增强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得到窄带极化关联光子对。在输入泵浦光的功率为0.2mW时,测得光子对的关联时间是14.6ns,对应线宽为15MHz。  本文所开展的工作为我们下一步实现将窄带极化纠缠光子对存储于原子系综中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用Adler矩阵方法研究了声表面波在AlN/GaN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根据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结合AlN/GaN结构的机械和电学边界条件,推导出用于求解声表面波在AlN/GaN结构中的传播相
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扬的今天,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各大研究小组研究的重点。随着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深入研究,要提高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制备高质量的多晶硅薄膜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本文在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方面做了些探索性的工作,薄膜转移技术为开发低成本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利用强度低的中间层(孔隙率高的多孔硅层)的方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发光材料在激光技术、光信息存储和显示及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稀土钼酸盐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而受到人们的
椭圆偏振光谱测量是一种非接触、非破坏的测量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光电子材料工艺和科学研究中。主要用来研究光频电磁波在两媒质界面或者薄膜中传播时的偏振态,以及振幅和相
光分组交换网是全光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光分组交换网络发展的瓶颈是光缓存技术。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光纤通信以及光通信网络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波分复用技术和该技术在未
古陶瓷产地和制作工艺的研究目前都是科技考古的前沿课题。其研究成果可以成为考古文化区系理论的基础之一,能揭示古代社会生产活动的情况,还能为古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商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