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所进行的个案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献学价值、文学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论文的第一章论述《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献学价值。在梳理历代文献搜集和整理的实践基础上,明晰文献及文献学的含义,阐述古典文学文献学的建立和发展。接着,论述建立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客观条件(包括作家作品;作家生平史料;因整理、编辑、研究这些文献而派生出来的再生文献或曰二级文献;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再进行研究的学术史或曰史学史等四个层次)、主观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均已经成熟。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又决定了这个学科的本体论内涵和方法论。最后,提出一个命题——《中国新文学大系》对于新文学的文献价值,不亚于《文选》之于中国古代文学,并从时代背景、流传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论文的第二章论述《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学史价值。《中国新文学大系》确立了文学史写作的三大基本板块——文学理论板块、文学运动板块和文学作品板块。它把文体类型分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并且按照这种分类原则来组织所有的文学作品。虽然编选的是第一个十年的作品与理论,但它对文学史“三个十年”的分期也成为此后文学史的基本依据。《中国新文学大系》的一些具体观点,如关于文学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发生动因、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文学史观等也都对大陆及港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术价值。《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有关语言论争、文学论争和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相关论述,在当时和后世都是值得珍视的理论资源。而《大系》所开创的总集和丛书相结合的编辑思想与编辑体例,也对以后新文学总集的编纂乃至文学总集的编纂起到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文的结论再次申明《中国新文学大系》与《文选》相似的文学史地位,重申它的价值,并对编者赵家璧先生予以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