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和探讨宜春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 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有反复腹疼(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厌食、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ain,HSP)、急性荨麻疹伴腹疼、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258例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157例,女101例;厌食34例,反复腹疼184例,急性荨麻疹伴腹疼34例,过敏性紫癜2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厌食伴缺铁性贫血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6岁。所有病例都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试验药盒为深圳市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同时对被列入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喜吃零食情况、是否喜吃重口味零食、手卫生(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是否定时进餐、居住地、父母是否有胃病(或照顾者是否有胃病)、家庭月收入、人均居住面积、父母文化水平。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果:258例儿童H.pylori(+)133例,感染率51.6%,其中男52.9%(83/157),女49.5%(50/101)。3-4岁、5-6岁、7-8岁、9-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23.1%、41.7%、52.8%、56.1%、76.5%、64.7%、70.0%。258例儿童不同疾病阳性率构成比分别为:厌食23例(8.9%),反复腹痛99例(38.4%),急性荨麻疹3例(1.2%),过敏性紫癜8例(3.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缺铁性贫血患者无H.pylori感染者。个人手卫生差、喜吃重口味零食、不定时进餐、父母有胃病、居住地、父母文化水平低为主要易感因素。 结论:宜春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总体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不均衡,11-12岁年龄段感染率达高峰,13岁以上儿童感染率有所回落。男女无性别差异,农村地区感染率高于城区。反复腹疼是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其次是厌食。个人手卫生差、喜吃重口味零食、不定时进餐、父母或照顾者有胃病、父母文化水平低、居住地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而家庭月收入及人均居住面积与其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