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风光发电规模的增加,为了减少弃风弃光,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变得日渐突出。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考虑到居民用电近些年来逐年增加,在用电市场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某些大功率设备如空调、蓄热式热水器等,具有一定的可调节的潜力。但由于这些用电设备存在着量大、分散的特点,采取集中控制方式投资将较大,采用行政方式管理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借助于电力市场中的电价手段,开展居民用电负荷调控工作,它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光发电规模的增加,为了减少弃风弃光,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变得日渐突出。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考虑到居民用电近些年来逐年增加,在用电市场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某些大功率设备如空调、蓄热式热水器等,具有一定的可调节的潜力。但由于这些用电设备存在着量大、分散的特点,采取集中控制方式投资将较大,采用行政方式管理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借助于电力市场中的电价手段,开展居民用电负荷调控工作,它具有管理难度小,实施效果好等优点。而居民的用电特性分析预测,以及基于需求响应特性进行动态定价,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显然合理的定价方案,可以实现电网的电力供需平衡、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以及用户电费支出费用节省等多重管理目标。首先,梳理了需求响应动态定价策略研究的基础。介绍了电力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对居民的用电设备的类型、运行特性、以及分不同季节、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用电变化规律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力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并对比。对电力需求响应环境下的定价方法进行比较,并说明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需求响应动态定价方法所具有的优点。其次,开展了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技术(m RMR)与门控神经网络(GRU)相结合的居民短期负荷预测研究。在对人工神经网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神经网络和门控神经网络结构改进、计算机制所带来的计算性能的变化;然后运用m RMR技术,对居民日负荷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了筛选,并给出了基于m RMR-GRU的居民日负荷预测的预测流程;接着,采用比利时布鲁塞尔某小镇的居民用电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所提出的方法的预测结果,较之单一的BP、SVM等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居民需求响应的动态定价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根据零售电力市场中主场主体间的关系,构建了兼顾用户用电成本和能源收益综合最优为目标函数、并计及用户满意度要求、零售价和批发价之间价差限制等多种约束在内的居民需求响应动态定价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将居民的需求响应的动态定价问题转化为有限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从而以较小的计算代价获取较优解。结合Q-learning算法实现动态定价模型的求解。通过实际仿真算例,对选取的居民用户的零售电价进行定价。并且,通过增加用户侧数量及时间维度及使用CPLEX计算同一用户收益,分别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及动态定价方法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前,连锁便利店已成为零售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业态,配送中心是连锁便利店商品配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对其选址、配送路线的优化能够降低配送成本。配送中心选址与车辆路径的优化之间相互依存,两者联合优化能够从全局角度有效地改善配送方案。此外,连锁便利店由于所处城市的不同决定了各需求点的配送需求也有不同。处于一般地级市的便利店受到高峰期的影响较少,对配送时间的要求较低,而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由于人口密集,会受到
随着云计算和5G等新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中的网络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健壮运行和用户优质的服务体验质量成为当前数据中心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数据中心中,多对一的流量模式极易导致数据中心产生典型的TCP Incast问题(多个发送方同时向一个接收方发送数据,造成瓶颈链路的拥塞),这会直接降低用户的产品使用好感度;而不当的路由容易导致数据中心产生流量负载分配不均的问题,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制造业面临着国内外双重作用下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尤其对于化工制造业来说,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更为重要。因为园区内通常设置了大量不同种类的生产仪器设备和输送管道,且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的有毒有害危化品,一旦发生设备损坏或者危化品泄漏等情况,如果巡检不到位,很可能会引发重大生产事故。但是传统的巡检模式极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愈方式尚不明确。中医药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载数千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用方剂。本文旨在梳理了帕金森病关于“风、血、毒”的中医理论,探讨了“风、血、毒”与现今发现的帕金森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结了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为“血伤风动,酿毒入络”,其中早发型帕金森病与老年型帕金森病的病机存在异同,论治时需把握“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无人机应用技术的不断革新,无人机在多个领域发展起来。在物流方面,得益于各大物流厂商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无人机配送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不断完善,逐渐从偏远农村向城市地区拓展。然而由于城市地区人口稠密,环境空间复杂,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无人机在城市的运行还受到诸多限制。面对这样的限制,为了促进无人机配送产业的发展,推动无人机配送在部分城市的应用落地,需要从整体上
机器学习已经应用于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的模式识别,有效提升了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在周界安防、油气管道监测、结构健康监测、轨道交通物联网、交通流量监测、地震波监测等应用中的振动事件识别能力。但在工程应用中,现有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效率与模式识别算法的泛化能力仍存在限制问题,目前模式识别算法的训练仍需要大量实验样本与标记;另一方面,目前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实现振动频率测量存在方法复杂与器件成本高的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视觉问答是能够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视觉问答指的是对智能系统输入一张图片和针对该图片提出的问题,系统能够根据图片给出问题的答案。近年来,场景图生成任务的出现和视觉推理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视觉问答朝着推理方向发展。基于推理的视觉问答模型不但能得出问题的回答,而且能够给出答案的推理过程,使得模型的答案有据可依。而目前应用在VQA中的场景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突破。然而经研究表明,训练良好的深度学习模型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模型的鲁棒性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鲁棒性反映了模型在各种正常和异常输入下的稳定程度,尤其在安全攸关领域,对模型鲁棒性进行评估有助于更好地发现模型的缺陷,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
随着现代物流业配送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大物流企业不断扩大车辆规模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而燃油载货车辆的增加和大规模运行势必增加燃油消耗。如何有效减少车辆在配送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车辆编队行驶被证实对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油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目前将编队行驶应用到路径规划问题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车辆编队行驶是指多辆车在道路上组成纵列式车队,以较短车距进
随着城市客流出行需求的与日俱增,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也日益凸显。识别列车延误较多、乘客候车时间较长、乘客候车体验较差的站点,能够为地铁列车时刻表的优化、运营组织的改善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提高地铁运营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列车延误、乘客候车时间和候车客流量建立了地铁乘客候车时间偏差时长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指标:计划乘客候车时长、实际乘客候车时长和乘客候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