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正常分家行为”是指在革命和战争背景下,晋西北各阶层农民为了应对中共的抗战负担而采取行为。这种行为对当时乃至后来当地农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再生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首先,文章详细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晋西北根据地的公粮、村摊款、田赋、工商税、战勤与劳力等负担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情况。其次,文章逐一分析了上述政策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抗战的各个时期都存在,其中以1940年到1942年的公粮征收和村摊款问题最为严重。因此,各阶层农户在这一时期的负担量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增加。这些因素,一方面影响了各农户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成为战时晋西北农村社会演变的中介。最后,文章重点描述了战时农村社会演变的一个具体方面一非正常分家行为发生的背景、表现及影响。
总之,本文通过具体的档案资料,具体地再现了战时中共的负担政策、实施情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农村社会微观方面的一个变化。其目的既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新检视,又是为了增强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反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