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接触网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网系统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唯一无备用设备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铁路运营安全。与一般土木工程结构不同,接触网系统是由悬挂结构与支撑结构连接而成的大跨度结构,且悬挂结构的接触线与承力索具有初始预拉力。在以往的地震中,接触网系统易发生破坏,导致铁路短期内难以恢复运营。目前国内外对接触网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较少,而我国地震多发,开展接触网系统抗震性能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为了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地震响应特性,根据接触网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了5柱6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川藏线铁路跨越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工程地质特点,对接触网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对数值模型进行初始状态下的静力分析,得到了初始状态下接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初始应力、位移等;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接触网系统的各阶振型及振型参与系数,分析后者可知,接触网系统的振型频率低且密集,且高阶振型的贡献很大不可忽略。然后,采用地震反应谱法研究了地震动激励方向与竖向地震动对接触网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输入的地震动对接触网系统影响最大,竖向地震对接触网系统的支撑结构的影响不大。最后,采用加速度时程进行一致激励时程分析,用相对位移法进行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激励输入时程分析。将考虑行波效应与一致激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行波效应对接触网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一致地震动输入相比,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具有很明显的放大效应。其中对悬挂结构中接触线的竖向位移响应的放大最为明显,最大达4.87倍。地震波不同,放大效应也不同。(2)在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两种情况下,由于输入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与视波速不同,导致结构的响应峰值、结构响应峰值发生的时刻、放大效应均有所不同。(3)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到了接触网系统支撑结构的薄弱环节,为接触网系统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等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对数据系统的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可对外界刺激(如温度、pH、光以及氧化还原等)产生响应,导致其自身结构和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使其在药物可控释放、生物医用材料、环境修复、纳米催化以及传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闻、社交媒体、医学等领域的图像数据爆炸性增长。如何使用计算机正确的理解这些图像内容,对于计算机快速检索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图像的标题描述已经成为理解图像内容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让计算机自动描述图像内容。但是现有的研究对图像特征提取中存在对图像中物体及其位置关系和场景信息提取不准确,在生成标题的过程中存在丢失物体属性和描述不完整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
学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呈现出对软件系统的复杂需求,导致软件系统规模的扩大、软件结构复杂性的提高,进而使得软件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受到威胁。本文通
卟啉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高度共轭体系的大环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光能转换、光催化、光动力疗法和荧光检测器等领域。就卟啉基材料(包括共价聚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光催应用而言,迄今为止,已经有大量的报道。但是,鲜少有不对称A3B型卟啉及其配合物用于光催化反应的报道。一、合成了一系列外围带有螯合基团(吡啶二羧酸)的卟啉,并将其中不对称A3B
不同于其他的人工光源,LED光源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高、寿命长、耗能低优势使得LED照明产品不仅使用能耗成本低,其整体产品周期的综合成本也远低于其它光源产品而具有极其优异经济竞争优势,促使照明级LED作为人工光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和广泛。LED光源技术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可以对其发出的光质进行调控,也就是说我们可按植物生长发育需求的差异性调制不同的发光光谱,实现按需用光。而人工光照作为农业生产
随着社会发展对导航精度、抗干扰等性能期望的提高,导航系统单独工作时产生的弊端愈发明显,因而能够充分发挥子系统优势的组合导航系统逐渐成为导航研究的主流方向。目前由于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而进行谐波治理或监测评估需要的大量的现场测试数据,往往受限于现场谐波监测装置有
烤燃条件下炸药反应剧烈程度是评价炸药热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对炸药烤燃反应剧烈程度的研究,仅限于定性分析上,对定量评价还缺乏研究。本文进行了多种混合炸药烤燃
在目前的GPS高精度定位中,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误差源对于定位结果的影响,通常都是采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的方法,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主要由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构成。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