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民族国家虽然逐步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知识和技术也推动着经济发展效率的显著提高,但开放并不必然地使发展中国家广泛受益,获取技术资源的高“门槛”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本文拟以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为研究对象,比较全面地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这一战略,更好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对外贸易活动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内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有关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贸易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与贸易的关系以及技术扩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简要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对技术吸收型战略立论基础的分析;第四章是基于技术吸收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构想,比较深入地从理论上阐释了战略的实施条件、基本内涵、实现机制和预期收益;第五章探讨了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分析了促进技术流动和技术吸收的若干实践问题;第六章是对中国逐步实施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思考;结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概括。 研究表明,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主要适合全球化时代发展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核心是通过技术吸收实现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服务本国创新能力增长的目标。就战略的内涵而言,它以开放为主题,以参与要素分工为基础,以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主要通过贸易产业的载体作用,使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的跨国流动和扩散中改进了技术资源的发展环境,从而为提高国家整体发展能力和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创造了条件。从战略的实现机制看,它首先要促进技术要素的跨国流动,激励技术的引进、使用和输出;其次要依托贸易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成贸易发展与技术能力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再次要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以弥补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滞后等技术发展的制度缺陷;最后,以成功的技术扩散为基础,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战略的预期收益看,它将为国内经济和产业发展赢得更为丰富的技术要素,从而使对外贸易获得规模和效益的增长,经济发展也将在内涵型发展模式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它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和制度环境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采取的、以获取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适度超前的战略举措,因此还必须克服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从实施路径看,实现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耦合是促进技术跨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