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开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C)是一组发生于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第三大恶性肿瘤[1],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系。根据其发病是否依赖雌激素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两种。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长期低雌激素暴露而无孕激素拮抗有关,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2]。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除与绝经延迟、应用雌激素类药物有关外,糖尿病、肥胖等也是其发病高危因素[3],因此该疾病又被称为是一种“富贵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8年美国新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高达40100例[4]。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宫内膜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II型子宫内膜癌多见于老年体瘦的妇女,目前尚未找到具体的发病原因,其病理学类型少见,该病一旦被确诊即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本实验通过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三个指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了解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Wnt(Wingless-Wntsignalingpathway,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开放程度以及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期探索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本实验择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住院病人的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刮宫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石蜡切片共58块,由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确诊,其中增生期子宫内膜病例1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40例,根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手术病理分期作为标准将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再次进行分组分析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组15例、II期组15例、III期组10例;根据肿瘤组织浸润肌层深度分组其中:浸润深度小于1/2肌层组24例,大于或等于1/2肌层组:16例;根据术后病理有无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组32例,淋巴结转移组8例。  2、采用免疫组织化方法进行研究,联合检测β-catenin、E-cadherin以及COX-2蛋白在1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用来研究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开放程度以及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临床意义,从而为探索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指导。  3、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少部分表达于细胞质,细胞核内几乎无表达,本实验将表达于细胞膜上的β-catenin蛋白视为阳性表达,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的为阴性或异位表达;E-cadherin蛋白则完全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不表达。COX-2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不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  2、β-catenin蛋白、E-cadherin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的异位表则随着病变的进展而表达增加。COX-2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P<0.001)。β-cateni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以及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组、II期组、III期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3.33%、20%、10%,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组阳性表达率高于II期组(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II期组阳性表达率与III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根据肌层浸润深度将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再次分组进行分析: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浸润深度小于1/2肌层组明显高于浸润肌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2组(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  E-cadherin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cadherin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以及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组、II期组、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6.67%、33.33%、0%,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明显高于II期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adherin蛋白在I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与III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61);根据肌层浸润深度分组进行分析:E-cadherin蛋白在浸润深度小于1/2肌层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于或等于1/2肌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明显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2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以及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组、II期组、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46.67%、73.33%、100%,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2蛋白在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I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II期与II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COX-2的阳性表达率在浸润肌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2组明显高于浸润肌层深度小于1/2组(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2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  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β-catenin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752,P<0.001。β-catenin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882,P<0.001。E-cadherin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718,P<0.001。  结论:  1、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开放程度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较高,且随着子宫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Wn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2、COX-2可能参与促进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展,但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3、Wnt信号转导通路的开放与COX-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pokemon在HepG2细胞中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耐性激酶CDK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1.构建不同长度的CDK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转染到HepG-2中,通过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5%O2)对体内成熟卵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3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长方案治疗的265名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