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抗大鼠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细胞凋亡的研究目的椎间盘退变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目前认为椎间盘退变起源于髓核,细胞过度凋亡是髓核细胞退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生长因子撤退是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诱因。有研究表明通过注射TGF-β1对于退变的椎间盘细胞有阻止其退变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在注射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从基因水平探讨TGF-β1在阻逆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均重300g,共48只。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共12只,称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制造椎间盘退变模型,共30只。造模后2周、未进行进一步试验前,这两部分分别随机选取3只大鼠处死。第二部分剩余27只大鼠再随机分为三个组:注射TGF-β1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非治疗组。每组共3只。此三组27只大鼠同空白对照组剩余9只大鼠,每组随机分为2周、4周、8周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n=3。分别处死后,每组大鼠同序列造模标记处取新鲜组织块。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凋亡细胞的形态,用TUNEL染色观察显色反应,并计数阳性细胞数表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1对普通光镜下的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发现,造模2周后,造模的实验动物椎间盘内大量出现凋亡细胞,证实造模成功。而在注射TGF-β12周后,TGF组的椎间盘凋亡细胞开始减少,说明细胞已经开始修复。而与之对应,盐水组、非治疗组的凋亡细胞未见减少。4周、8周后,TGF组的凋亡细胞进一步减少,而盐水组和非治疗组的凋亡细胞依然未见减少。2用原位凋亡试剂盒对石蜡包埋标本进行检测,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造模后2周,造模组AI同空白对照组AI相比差异显著(P<0.01),证明造模成功。注射TGF-β1后的每个时间点,TGF组同盐水组、非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盐水组同非治疗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TGF组每时间点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TGF组、盐水组、非治疗组同空白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亦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在注射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发现TGF-β1具有抗椎间盘退变细胞凋亡的作用。2.TGF-β1不能完全使退变的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