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安泉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中段西侧,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5’~113°36′,北纬35°51′-37°25′,面积约10950km2。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岩溶大泉,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化工基地,泉水多年平均流量1010m3/s,水资源是该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岩溶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流量不断减少,水质污染日渐严重。此次研究在泉域内实地设置采样点,所采集水样全部来自当地已有的水井。收集该泉域相关图件和文字资料,利用GIS的专题图层数据库完成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将属性数据存储入库,建立泉域空间基础数据库,包括辛安泉域、水系及行政区域等专题研究图层和相关数据属性图层。在建立上述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泉域水质进行了下面几个部分的研究。(1)利用GIS的地统计分析功能结合内梅罗指数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辛安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图、综合指标预测图和污染指标的等值线图,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2)为了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清晰、明确,利用GIS生成了采样点污染指标的柱状图。另外结合GIS的三维显示技术,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做了采样点污染指标的三维示图,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清晰。(3)通过上述评价结果,选取《地下水质量分级标准》进行水质的评价,可得到泉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标都符合水质标准,且都达到了优良级。(4)最后本文还对时态GIS进行了研究,将时空数据与动态显示模型进行了分类,结合GIS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动态显示模块,利用动态显示模型中的属性动态变化模型,将GIS与动态显示模型进行结合,将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分析模块进行演示,使得结果更加直观、形象。根据上述演示结果能够直观的看出某地区受某种污染物影响的程度大小,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从而为泉域水质的保护作出更加有效的措施。最后针对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