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特异单抗bevacizumab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延长某些肿瘤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是单克隆药物需要长期频繁用药才能达到抑制VEGF功能的效果,治疗方法昂贵且繁琐。研究开发更加简便、有效的新技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用疫苗抑制肿瘤病人内高浓度VEGF是一条重要重要创新策略。本文报道了一种合理设计的靶向VEGF的疫苗抗原,由VEGF的受体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特异单抗bevacizumab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延长某些肿瘤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是单克隆药物需要长期频繁用药才能达到抑制VEGF功能的效果,治疗方法昂贵且繁琐。研究开发更加简便、有效的新技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用疫苗抑制肿瘤病人内高浓度VEGF是一条重要重要创新策略。本文报道了一种合理设计的靶向VEGF的疫苗抗原,由VEGF的受体结构域以及白喉毒素跨膜结构域(DTT)组成,以氢氧化铝为佐剂,在小鼠体内不仅激活了中和VEGF的特异抗体反应,而且引起1型免疫反应以及抗肿瘤毒性细胞免疫反应。DTT-VEGF免疫激发的抗体可以抑制VEGF与VEGFR的结合,并能抑制荷瘤小鼠肿瘤体内VEGF水平升高。DTT-VEGF免疫激发IgG2a,IgG2b亚型抗体以及1型细胞因子产生。DTT-VEGF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表达VEGF的肿瘤细胞B16-F10具有细胞毒活性。DTT-VEGF免疫引起肿瘤出现严重坏死,增强CD8+T细胞浸润。在DTT-VEGF免疫小鼠肿瘤内,CD31+血管明显少于对照组肿瘤。DTT-VEGF疫苗在预防性免疫及治疗性免疫试验中都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说明,DT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突破免疫耐受,DTT-VEGF是一种有潜力的肿瘤疫苗。过继T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可以替代疫苗的方法,可直接杀伤癌症细胞。但是,过继转移的效应T细胞由于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不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限制了其长期抑制肿瘤的能力。淋巴细胞减少症(Lymphopenia)能够促进过继效应T细胞存活及记忆形成,其机制还不清晰。本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建立放射诱导的淋巴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过继转移体外活化的OT-I CD8+效应T细胞到放射后的B6,IL-7 KO,IL-15KO小鼠。结果表明,过继转移的T细胞存活及记忆形成主要依赖IL-15信号,而不是IL-7信号。体外实验证明,初始T细胞及效应T细胞经IL-7刺激下调IL-7Rα,经IL-15刺激维持IL-15Rβ表达。过继转移到淋巴细胞减少症小鼠内的效应T细胞,在转移早期分别下调IL-7Rα,上调IL-15R。进一步研究表明,IL-15刺激诱导的记忆T细胞(比IL-2诱导的效应细胞)以及放射B6小鼠内的过继细胞(比放射IL-15 KO小鼠内的过继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较少的NADH以及线粒体膜电位,STAT5及ULK1磷酸化程度更高,Bcl-2以及记忆,自噬,线粒体合成相关的分子表达量更高。上述结果表明,放射诱导的淋巴细胞减少症通过IL-15信号激活STAT5/Bcl2通路促进过继效应细胞存活,激活FoxO/Eomes通路、ULK/Atg7自噬通路及线粒体重组促进记忆细胞形成。该研究揭示了影响过继效应细胞存活的一些关键分子,可用于指导癌症过继细胞免疫治疗。
其他文献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推动,以及控制对象复杂多样性需求的涌现,使得现代工业控制系统的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分布化。比如炼钢、发电、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在结构上本身存在着分布性,系统由许多个异构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不但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流通,还存在大量的信息交互,子系统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同时,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对单个子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外
在民机适航规章的安全性要求中,舵面丧失控制和舵面振荡是飞控系统两种主要的灾难级故障。现代民机多采用电传飞控系统,利用操纵位置传感器、飞控计算机、电液伺服阀等取代传统机械操纵机构,减轻了系统重量,节省了安装空间,提升了操纵性能;但由于操纵系统环节增多,故障率增高。为了提高电传飞控系统的安全性,现代民机普遍采用余度技术,通过增加并联飞控链路,降低系统的故障率。采用余度架构设计的本质是用超常规的资源换取
背景和目的在组织工程及骨缺损修复领域,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在临床试验中,干细胞移植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植入干细胞的位置和局部浓度的实时、无损的示踪仍旧是摆在医生及科研工作者面前的巨大挑战,这个问题成了阻碍对临床治疗中的骨修复过程理解的巨大的障碍。CT是除X射线检查以外的对骨骼系统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骨皮质、骨痂等高密度物质显示效果最佳。C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眼房水和血浆中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水平,以及这些蛋白在房水和血浆中水平与患者眼轴的关系,明确近视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存在全身性升高还是局部性升高,为近视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39名近视患者根据眼轴长度分为三组,使用IOL-master测量眼轴,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 v4c)术前抽取静脉血,术中分别取眼房水。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冻存。(2)利用Lu
在组织工程领域,大量研究证实生物材料以及由其构成的组织工程支架不仅是组织构建过程中细胞生长的壁龛,其自身具有的多种活性信号,如结构信号、化学信号和力学信号,也会对细胞生长行为产生影响,继而调节组织修复过程。近年来,基于对组织发育及再生过程的进一步探究和了解,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不同种类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交流在组织再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生物材料的各种活性信号对细胞-细胞间相互
目的:基因增强组织工程骨融合了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技术的优点,在骨缺损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围绕基因投递方式,载体和种子细胞等因素进行优化选择,以系统评估目的基因经病毒或非病毒载体介导,通过体内/体外法进入口腔颌面部局部骨缺损后的修复效果,为其今后的转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策略。材料和方法:1.分离培养兔脂肪干细胞(ASCs),采用体外基因投递法,利用腺病毒载体感染ASCs使其过表达目的基因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主要驱动基因之一。EGFR 20外显子T790M突变是一二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针对EGFR 20外显子T790M突变的三代EGFR-TKI能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液体活检相较于组织检测更简便、创伤性更小,为无法获得组织标本患者的分子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外周血微滴式
目的:本论文探讨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F-YC的表达情况和其是否可以作为,患者独立的预后分析指标;同时进一步研究NF-YC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我院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后的肿瘤组织,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分析了各肿瘤组织中NF-YC的表达变化,用于比较NF-YC的表达情况和患者,临床各指标之间的相
骨肉瘤(Osteosarcoma)也称为成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骨恶性肿瘤。目前以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为辅的骨肉瘤综合治疗策略使得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50%-60%。但是合并复发及转移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骨肉瘤治疗手段迫在眉睫。精准治疗模式下的靶向治疗依旧是近些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抗血管生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在骨肉瘤的治疗中取得较好
研究背景和目的迄今为止,肺癌仍旧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导病因之一。肺鳞状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主要亚型,但是与肺腺癌相比,肺鳞癌相关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仍然有限。既往研究表明,p21激活激酶5(p21-activated kinase 5,PAK5)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旨在研究肺鳞癌中PAK5的表达与干性表型的相关性,及其参与调控的具体机制;并探究PAK5抑制剂在